這次住院部進了二十個實習生,幾乎每個主任都帶了四五個,包括新上任的主任,當然除了沈蔓竹。
沈蔓竹要出外勤,以自愿為先,選了十個人一起隨行。
在動身前夕,沈蔓竹先是給寧月紅提前放了年假。
給了豐厚的福利,還讓她給單獨捎了兩份回去,一份給村長,一份麻煩她幫忙給姥姥姥爺送過去。
也不是第一次,帶回去的東西都是很輕便的,衣服鞋子之類的,不方便帶的一件也沒買,又每家給了一百塊錢當過節(jié)禮。
這才是重禮。
這個時候的一百塊錢,可是足夠一家子過仨月的。
寧月紅還拿著紙記好了,以免混了東西,也不是第一次干,所以挺熟悉的。
沈蔓竹還把包子鋪的鑰匙給她,讓她年后看情況自己開門,因為自己要出差,回來的時間不定。
本來是想直接關門的,可是寧月紅一直問,而且周圍還有很多才客戶,沈蔓竹也就把鑰匙給她了。
相信她的人品,同時也相信自己的運氣。
肯定是能回來的。
寧月紅提前大半個月的回去過年假了。
沈蔓竹寫了一封長達五頁的信,也算是遺書,如果真的運氣差到極致的沒有回來,那這就算是遺書。
將自己的房產和工資都做了安排。
房產和撫恤金大哥二哥和小老四都有,雖然不至于說是平分,也沒有偏頗多少。
其中包子鋪是給了姥姥和姥爺以及顧爺爺顧奶奶四個人平分,不管四位老人怎么處理這個鋪子,后半輩子的吃喝是不愁了。
至于顧明澤,沈蔓竹想了很久,并沒有給他留東西。
倆人只是定了親,如果自己真的離開了,不留東西是最好的,至少他可以重新開始一段,雖然這么一想還挺難受的。
把鑰匙和信以及存折等物品都放在一個盒子里,放到了馮主任的手里。
“都寫好了?”馮主會問,只要出這種特殊的外勤都有這一步。
沈蔓竹點點頭:“寫好了,您幫忙看看需要改不?”
馮主任還真拿出來看了看,還夸獎了一句:“寫的挺仔細的,沒什么要改的,我希望這些東西用不著!”
“我也希望!”沈蔓竹確實是這樣希望的,只是做個最壞的打算而已。
不止是她,其他人也都寫了。
不過大部分都是交給了自己的家人。
只有沈蔓竹交給了馮主任,她的家人都沒在這里,突然有些莫名的悲傷。
當天中午,沈蔓竹等人吃了一頓非常豐盛的飯菜,晚上就要坐上火車啟程了。
吃過飯之后,沈蔓竹在辦公室里撥出了幾個電話。
大哥二哥那里并沒有多說什么,只說要出差一趟,不一定什么時候回來,還把馮主任的電話給了他們。
反正真的想問就問馮主任,倆人一直叮囑讓她注意安全,倒沒有多說什么。
妹妹既然沒有說具體,那就說明是有保密的。
掛上電話之后,沈玉海沉默了好久,沈玉河卻是接連打翻了水杯之后去買了一包煙回來,第一次拿起了從來沒有抽過的煙,一顆接一顆的抽了起來,被嗆的難受,卻也減輕不了心里的難過。
妹妹沒說,他們卻是能察覺得出來。
這次的電話不像是家常,倒更像……安排后事!
哥倆通了個氣,然后打算好了,晚上和妹妹說一聲,明天去看她。
結果到了晚上再打電話過去的時候,就換人接了,因為妹妹一行人已經出發(fā)了。
沈玉海和沈玉河這一晚上都沒覺,哥倆一直坐到天亮才沉默的去上班了,后來更是經常打電話給馮主任,只一句話:我妹妹什么時候回來?
后來,馮主任被煩的不行了,就給他們定了一個約定。
他會每周給他們去電話,讓他們不要每天都打了。
自己也很忙的,不一定每天都呆在辦公室里接電話。
這樣的約定一定就是一年。
沈蔓竹他們到的時候,已經是兩天后。
在火車上坐的快暈頭轉向了,剛開始還有人覺得挺好,可是時間久了就不一樣了。
一下車,東南西北都快分不清了。
等到了地方,他們才知道,這么著急的把他們接來的原因了。
病員實在是太多了。
直到這個時候,也是第一次感覺到他們的壓力真的好重。
不用協(xié)調,自己就找到了自己的科室,上面都定好了木板,各人去安排就行。
沈蔓竹帶著住院部的人,很快就把帶來的物資分別卸到需要的地方,看著床鋪不夠,更是把他們自己的臨時休息床也給抬了過來安上。
一切以病員為主。
他們已經打算好了,實在沒有地方住,暫時先打地鋪湊和著,之后再想辦完協(xié)調物資。
吃飯還是在六個小時之后,這還是在戰(zhàn)區(qū)指導員的提醒下才想起來的。
畢竟他們一到了之后,就馬上投入到了工作中,因為比想象中的更加激烈,有好多人已經因為治療不及時而感染了傷口。
這樣嚴重的感染,很危險。
晚上,并沒有讓他們打地鋪,后勤部發(fā)現這邊的問題,及時調了一批物資過來,其中就有行動床鋪。
“辛苦你們了!”
“應該的!”
彼此之間不用多說,都明白一切為了共同的目標!
簡單的吃飽了肚子,又繼續(xù)工作。
接下來就是沒日沒夜的治療。
病員越來越多。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被從前面抬了下來。
沈蔓竹和其他幾個帶隊主任開會商討,這么一直都加班不是辦法,人的體力和精神是有限的,然后,根據情況分成了三班,一天24小時都能找到各科室的人。
沈蔓竹和其他主會也分別不同時段的值班。
在有緊急病員的時候也會被叫起來加班,這都是常事。
沈蔓竹剛剛才長起來的小肥肉,以肉眼可見的消失了。
精神頭還是不錯的。
這一天,沈蔓竹剛做好交接班打算下班回去休息,一天12個小時的工人強度,實在是需要恢復。
“沈主任,三個中度昏迷傷員!”有人遠遠的看到沈蔓竹就大聲的喊道。
根據不同的傷員情況,分的病房也不一樣:“16號病房,1611、1612、1613!”病房的劃分早就在腦海里形成了條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