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那邊的顧家人在搞事情,這邊沈蔓竹和顧明澤過的卻是很充實。
從去魔都上學之后,就很少回家過年了。
和小的時候一樣,依然很熱鬧。
只是印象中那個為了他們忙碌的爸媽不在了。
臘月二十八,隔壁村子逢年集。
沈玉海和沈玉河帶著沈蔓竹和顧明澤還有孩子們去趕集。
“大嫂,二嫂,你們真不去啊,可熱鬧了!”沈蔓竹還是想說服兩個嫂子一起去。
官士荷趕緊擺手:“我可不去,前年去了一次,差點沒把我擠丟了,我可不去受那個罪!”
“我也不去,我寧愿在家里收拾,等你們回來吃飯!”大嫂也笑著道。
她們已經(jīng)去了好幾個年集了,確實是不愛去了。
有去擠著時間,還不如在家里休息休息。
一年到頭的也就這幾天比較休閑。
“那我們去了,你們有什么想要的嗎?讓你們老公給帶來!”沈蔓竹建議道。
官士荷想了想笑了起來:“還真有,多買些糖吧,從京都帶回來的糖都被撒的差不多了,每年來的小孩子特別多,分不到幾塊!”
“好,我記下了!”沈蔓竹應道,家里的糖還便宜,多買一些有其他孩子來了也熱鬧。
再說家里的小孩就不少,能夠和村里的小孩玩到一起,這對于小侄女和小侄子們來說也是不錯的童年記憶。
沈玉海剛想說話,就被沈玉河給打斷了:“大哥,我們再多買些瓜子,去年買的沒夠吃的!”
沈玉海瞪眼:“還不是你禍禍的,看到順眼的就多給抓好幾把,什么瓜子夠你抓的,今年可別這樣了!”
“知道知道!”反正重點也不是瓜子,就是不想讓大哥說掃興的話。
他的想法和沈蔓竹的一樣,花點錢就能高興的事情,完全可以做。
四個大人,五個孩子,完全能看得過來。
到了集上,人是真的多。
人挨人,人擠人的。
沈玉海和沈玉河一手一個,沈蔓竹手里牽著一個。
顧明澤主要拿東西。
小家伙們可高興了,只要看中了,爸爸不給買,找伯伯,或者是找叔叔,或者是找姑姑,或者是找姑父,總有人給買。
過年實在太好了!
從集頭到集尾,走了一大圈,五個小家伙都累的夠嗆。
大人也不輕松,主要是看孩子。
“爸爸,累了!抱抱!”沈玉河看著對自己伸手的小兒子,再看看右手邊的老大,老大也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他。
雖然老大排行大,可是也不過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玩累了也想讓抱。
這還真抱不了,再擠回去,抱著兩個孩子,那肯定走不動道了。
沈玉河果斷的說:“哥,咱們去姥姥家吃飯吧,下午集散了再回家!”
沈玉海嘴角抽了抽,阿河還是和小的時候一樣的皮。
不過他也同意。
自己這兩個也有這個想法,從這邊去姥姥家也不是太遠,到時候再讓舅舅找車送他們回來,還能串個門,比較不錯。
既然是去走姥姥家,那肯定還是要再買些東西。
沈蔓竹和顧明澤舉手去買,他們倆可還沒有逛夠呢!
好吧,倆人手拉手的逛才有感覺。
倆人又擠進了集里去買東西了,沈玉海和沈玉河對視一眼:“年輕真好!”
想當初他們也是這么的有動力的,現(xiàn)在呢,看著這一個個的大小蘿卜頭,好似不如之前有沖勁了啊。
“大哥,看樣子年后蔓兒就要結婚了!”沈玉河道,雖然是猜測,卻也很篤定。
如果不是要結婚,妹妹不可能回來過年。
就從開始實習,妹妹就沒有回來過過年,現(xiàn)在回來,想必就是年后要結婚了,因為結婚之后就不能再呆在娘家過年了。
沈玉海點頭:“讓你在魔都給買的房子買好了嗎?”阿河能看出來的,他也可以看得出來。
說實話他還是挺期待娃娃結婚的。
年紀也到了,倆人感情也不錯,再這么拖下去他都要跟著著急了。
沈玉海和沈玉河商量著給妹妹置辦了陪嫁。
家里的那些被子什么的姥姥和舅舅那邊給出了,他們哥倆加上小老四就給買了一棟房子,到現(xiàn)在還沒有給沈蔓竹說,等哪天日子定下來了再給她。
雖然知道沈蔓竹在魔都有好多的房產(chǎn),可是這是給她的嫁妝,不一樣的。
沈玉河當即點頭:“早就買好了,房產(chǎn)證也辦好了,大產(chǎn)權的,妹妹的名字,我放在孩子媽那里了,要讓大嫂拿著也行!”
“不用,你們拿著就行,你大嫂也知道,還是她提議的!”沈玉海說到自己媳婦就有些心疼。
“行吧,反正放在誰那里都一樣!”沈玉河沒再多說。
要說他這個大嫂真是太拼了。
沈玉海也清楚。
自己媳婦就從開了業(yè)有人來找她的小店賃房開始,那就忙碌起來了。
到處走關系找房源,還別說,真干起來了。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三家門面店了,媳婦賺的比自己賺的都多,每天充實又辛苦。
他們倆人的日子好過太多了,所以在說起妹妹即將要結婚的時候,她這個大嫂一聽普通的嫁禮都被姥姥給幫著準備了,就說還是給套房子比較實在。
只所以這么大方,也是有原因的。
自己的生意是小姑子和小叔子提議的,而且他們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套房子,就是小姑子送的。
當時沈蔓竹說過,只要是自己家孩子都會送房子,當然了,如果以后要是犯不可饒恕的錯誤那就會收回的。
男孩女孩都有,現(xiàn)在房產(chǎn)證上寫的就是他們的名字,十八周歲以后就會轉到孩子的身上,這也是他們的家產(chǎn),做人就要有良心,人家送給自己家兩三套房子,自己送一套怎么了?
更何況也不是只有自己送,果然一說出來這個想法,老二和老四都摻和了。
三家人送的,那肯定就不能太小了,雖然不明白為什么妹妹喜歡在那些破舊的西郊地區(qū)買房子,他們也為了讓妹妹方便管理,也在那邊買的。
距離沈蔓竹的包子鋪還不是太遠,也都是老舊的房子,不過面積大,加起來有五百多平。
那里原本是一個大家族,后來那家子人搬去國外,這還是小老四給聯(lián)系的,這才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