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寶久經(jīng)沙場,原本沒把李白放在眼里,側(cè)身一躲,哪里想到那劍忽而變招,奔著自己胸口而來。
他還想再躲,只可惜晚了,李白已經(jīng)欺身近前,一把長劍耍的行云流水,唰唰唰,劍如鬼魅般讓他躲無可躲,連連后退。
最后連退也退不及,劍身橫在了脖頸處。
李白哈哈大笑:“你這奴才,能在我手下走那么招,也算是有些本事,趕緊滾開,不然我可就不客氣了?!?br/> 楊默卻認(rèn)出了馬三寶,上前道:“這是我三寶兄弟,太白兄,自己人,自己人!”
“自己人?”
李白上下打量著馬三寶,而后轉(zhuǎn)身回坐,長劍順勢回鞘,瀟灑至極,引得周圍人不由得叫好。
“來,繼續(xù)喝酒!”
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楊默確定李白也是穿越者后,自然是歡喜無比。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本是謹(jǐn)慎低調(diào)的性子,可被李白的豪邁感染,這幾日的煩悶一掃而空。
李白也跟著端起酒來,倆人一碰,一飲而盡。
馬三寶見楊默滿臉通紅,渾身酒氣,趕忙道:“姑爺,你不是不能喝酒么?再說,你大病初愈,喝那么多酒傷了身子,小姐...小姐那...”
楊默笑道:“姑爺我的酒量是因人而異的。所謂酒逢老鄉(xiāng)千杯少。這一大碗嘛,我瞧也不過五六杯,千杯怎么著也得二百碗,二百碗都是少的,更何況才喝了不到十碗?”
“來,李太白,繼續(xù)喝!”
說著又將碗里的酒喝了下去。
李白本就是嗜酒如命的人,見楊默喝起酒來比自己還要干脆,更是高興。
又聽到他說酒逢老鄉(xiāng)千杯少,略微有些詫異,但來不及多想,高聲道:“楊大哥說的沒錯(cuò)!來!”
說著端起酒碗來一飲而盡。
馬三寶見楊默喝的毫無顧忌,怕他不小心喝死,小姐那邊自己可沒辦法交代。
可若要強(qiáng)行拉走,旁邊那使劍的年輕人劍法高超,自己又打不過。
只得一邊吩咐跟著自己來的小弟去府中報(bào)信,一邊坐在旁邊看著倆人。
有馬三寶在一旁坐鎮(zhèn),身后那幫人也全都不敢再嗶嗶,注意力也都放在了倆人的斗酒上。
北隋尚武,因此即便是文人也多有豪氣。
文人多有豪氣的直接表現(xiàn)便是喝酒了。
加之關(guān)中及周邊地區(qū)又盛傳著游俠的傳說。
仗劍天涯的游俠精神便又給這些文人們的精神上附加了一層武魂。
多種因素糾纏在一起,以至于北隋的文人與其他朝代的文人略有不同。
喝最猛的酒、騎最烈的馬、用最利的劍、殺最惡的人、寫最豪放的詩、睡最美的姑娘。
這六件事就像是標(biāo)準(zhǔn)一樣,天下間誰能將這六件事全都做成,那便是天下文人心目中最高的王者。
這也是為什么李白如此張狂,但卻無人敢譏諷他的原因。
同樣最初的時(shí)候,誰都看不起楊默這個(gè)被休的贅婿——贅婿這種身份,尋常人都看不上,更不要說這幫心高氣傲的文人了。
更不要說還是被休的,即便李娘子又不知為何毀掉了那封休書,但被休了便是被休了,一輩子都洗刷不掉這個(gè)烙印。
但隨著他與李白的斗酒越來越白熱化,什么都可以做的了假,但那一碗碗烈酒卻是做不得的。
圍觀的眾人心里再看楊默時(shí),眼神有些復(fù)雜了。
輕視鄙夷自然還是有的,但卻多了一絲欽佩。
甚至隨著旁邊倒酒童子們的高聲常喝:“楊爺喝了第十五碗酒!”
整條下街的議論聲慢慢消失不見,不少人面面相覷,原本一直給別人聊楊默被休之事的多嘴文人也都微微咋舌:“乖乖,十五碗,我可是喝不了那么多!”
在歷朝歷代,強(qiáng)者永遠(yuǎn)是不會受到指責(zé)的。
尤其是在北隋。
很快,楊默與李白的斗酒一事,便傳遍了全城。
斗酒,乃是太原城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之一。
每年中秋和年關(guān),城內(nèi)的各種集會上便會有各種助興的雅斗。
文人墨客們有斗酒、斗詩、斗劍、斗舞...
下里巴人們有斗雞、斗狗、摔跤...
這些各種比斗,便是尚武的北隋長年累月里催生出來的。
當(dāng)楊默喝到二十碗的時(shí)候,人群中開始有人叫好。
眾人循聲望去,見是一個(gè)衣衫洗的發(fā)白,卻整理的干凈利索,略顯窮酸的書生。
這種書生,在下街里不少。
往日里他們沒少招人白眼,甚至是這些衣著顯貴們的世家子弟取笑的對象。
有一人叫好,便會有兩人,隨后這些下街文人階層最低端的書生們,全都開始為楊默叫好。
連喝二十二碗烈酒,這是下街的記錄:雖然李白早就已經(jīng)破了。
相對強(qiáng)者更強(qiáng),大眾百姓們更喜歡看弱者逆襲。
當(dāng)楊默端起第二十一碗酒的時(shí)候,站在他身后那些剛剛譏諷他的人也都跟著緊張起來。
有的人暗中為楊默鼓勁,有的人單純的為他緊張,有的人為他可能破記錄而興奮,當(dāng)然也有人暗地里盼望著他倒下。
連喝二十二碗,即便是這個(gè)時(shí)代的酒,楊默也有些扛不住了。
眼前開始亂晃,神智開始模糊,舌頭說話更是開始打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