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勁者,即拳之剛勁。肌肉發(fā)力,緩慢擠壓為勁。所謂的“練精化氣”也就是這個道理,屬于易骨之道?!?br/> “暗勁者,拳勁之柔韌也。不過柔韌與軟不同,因軟為無力,而柔并非無力,乃是“練氣化神”之道。是將功夫練到筋里,是易筋之道。通過渾身氣血搬運,打出超過明勁殺傷力的拳術(shù)!”
“化勁者,是在暗勁的基礎上再加向上的功夫,將氣血貫通全身。整體協(xié)調(diào)無比,每一塊肌肉、每一處筋脈都靈活自如,全身任意發(fā)勁,圓滿活潑。用丹道形容就是“煉神還虛”之功。拳經(jīng)云: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指的就是化勁功夫?!?br/> 老乞丐的這一番解釋,讓吳宇聽得迷迷蒙蒙、似懂非懂。
好像隱隱約約抓住一些什么要點,但仔細去思考又似乎不太真切……如此反復幾回,他竟然覺得腦袋暈乎乎的,太陽穴還有些微微脹痛。
只好趕緊不去多想,反正慢慢來,自然會到那一步!
他好奇問到:“所以師父,化勁就是國術(shù)功夫的最高境界了嗎?”
“當然不是!”老乞丐搖搖頭,“只不過現(xiàn)在你知道這些就行了。就算你天賦異稟,百年難得一見。能達到化勁層次,其實我都算教出了一個不錯的徒弟。化勁在古時候,那在普通人眼里都是神仙真人一般了。只不過現(xiàn)在華夏恰逢千載未有之大劇變。高手層出不窮,超越古代。所以化勁高手反而更多一些。”
?。?br/> 吳宇有些驚訝。
他撓撓頭:“現(xiàn)在的功夫高手比古代多?難道武功不是越古老越厲害嗎?”
“胡說八道!”
老乞丐有些生氣,吹胡子瞪眼的:“咱們國家在這個時代,世界范圍看雖然和西方列強相比是積貧積弱。但從生產(chǎn)力和經(jīng)濟、技術(shù)、醫(yī)學多方來看,遠超古代。再加上戰(zhàn)爭也不少,還有槍支的威脅,本來就該有更多的高手?!?br/> 原來如此……
吳宇這才明白,像是金庸小說里,年代越久遠武功越強、高手越多,那都是小說家言。真實的歷史中,清末民初,這段華夏民族的黑暗屈辱史,卻反而是國術(shù)高手最為璀璨的時候!
“師父,你剛才一拳打斷大樹的功夫是什么?。磕懿荒芙涛??”
“當然可以教你,不然收你當徒弟干嘛?那一招就是太極拳里的搬攔捶?!?br/> 啥?
太極拳?!
吳宇又懵逼了……感覺自己被刷新了三觀。
他用一種“我讀書少你別騙我”的眼神盯著老乞丐:“師父,太極拳不都是軟綿綿的,動作慢得跟烏龜似的嗎?怎么可能像這樣剛猛得一塌糊涂?!?br/> 砰!
吳宇腦袋上又挨了一下。
“你這小家伙,天天胡亂練武不說,還不知道去哪兒聽的什么胡言亂語。太極拳打法剛猛無比,以炮、錘、鞭三種發(fā)勁為主。其中太極五捶,搬攔捶、肘底捶、撇身捶、栽捶、指襠捶更是赫赫威名。雖然太極拳確實也有聽勁柔功,借力打力之術(shù),但那僅僅只是輔助,在實戰(zhàn)中抓住瞬間機會以巧破力而已?!?br/> “不過,如果硬要說慢的話。太極拳的練法在某些時候,確實需要搬運體內(nèi)氣血和感受肌肉和筋脈的壓縮,可能表面會看起來比較緩慢。但內(nèi)里其實依然是氣血滔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