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改造箭頭
伏俟城,原是吐谷渾的都城。吐谷渾被吐蕃滅亡后,伏俟城也成了吐蕃在溫木錯(青海)以西的重鎮(zhèn),它位于大非川和大通山谷地之間,仿佛一顆紐扣,連接著兩地的吐蕃重軍,因此,它又是吐蕃軍極其重要的后勤基地,在城中存儲了大量的糧食。
伏俟城約有駐軍三千人,駐軍不多,這是因?yàn)橥罗乇伦啬惧e上下兩端的通道,而唐軍大隊(duì)從來不會從敦煌過來,只在天寶四年,安西節(jié)度使夫蒙靈察派了一支百余人的哨兵前來,結(jié)果全軍覆沒。
而哨兵前來,是不會對伏俟城有任何威脅,因此,吐蕃人也不打算在伏俟城駐扎重兵。
這天晚上,在距伏俟城約十里外的一片森林里,南霽云蹲著一株茂密的大樹上,目光專注盯著數(shù)十步外的一條小道,他的十名手下則分布在其他幾棵大樹上。
他們從中午起便埋伏在這里了。從中午起,陸陸續(xù)續(xù)有吐蕃兵從小路上騎馬經(jīng)過,但都是成隊(duì)而行,沒有人落單,南霽云便耐心地等待著機(jī)會。
忽然,遠(yuǎn)處傳來一聲鳥叫,南霽云精神一振,舉目向遠(yuǎn)方望去,來了,三名吐蕃士兵縱馬向這邊奔來,只有三個人!
南霽云立刻低聲命令其他幾名箭手,“射馬抓人!”
他抽出一支箭,搭在弓上,弓弦慢慢地拉開了,月光下,三名吐蕃騎兵越奔越近,而后面再沒有士兵跟來,這三人就是他們的目標(biāo)。
狼牙箭脫弦而出,南霽云旁邊的幾名唐軍幾乎是同時射出,七支箭一齊向三匹戰(zhàn)馬撲去,三匹戰(zhàn)馬一聲長嘶,皆摔倒在地,馬背上的吐蕃兵都被拋了出去,不等他們爬起來,南霽云的第二箭又到了,射穿了其中一人的大腿,將他釘在地上。緊接著第二人,第三人都被箭射中腿部,三人慘叫聲不絕。
十名唐軍一齊從樹上跳下,向吐蕃士兵猛撲去,他們動作異常迅速,將吐蕃士兵打暈,捆綁起來裝入麻袋,又將三匹中箭的戰(zhàn)馬拖進(jìn)森林,他們扛起麻袋,飛跑進(jìn)了森林,趁著夜色的掩護(hù),南霽云率領(lǐng)的斥候小隊(duì)消失在茫茫地原野之中。
口供問出來了,兩名會吐蕃語的唐軍分別從俘虜口中零敲碎打地問到了伏俟城的情報,將它們匯總成一份完整的情報。
唐軍的駐扎地已經(jīng)移到了森林中的一片空地上,伏俟河從這里緩緩流過,數(shù)十頂帳篷沿河而建,在其中最大的一頂帳篷中,幾名安西大將都匯集在了一起,李慶安將一幅南霽云畫的草圖掛在木板上,對眾人道:“這是一個機(jī)會,伏俟城只有三千人馬駐扎。卻有超過三十萬石以上的糧食,如果伏俟城被襲,吐蕃人無亂如何不會坐視不管?!?br/> 白元光笑道:“七郎的真正用意是想調(diào)虎離山吧!”
“沒錯!”
李慶安笑著指了指伏俟城距南北的距離道:“伏俟城雖然是位于大通谷地和大非川之間,但到大通谷地卻要近一百多里,如果伏俟城被襲,吐蕃人求援的話,十之八九是向大通谷地求援,這樣大通谷地的兵力減少,我們的機(jī)會就來了。”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荔非守瑜道:“七郎,我們不能把事情想得太一廂情愿了,怎么知道大通谷的吐蕃兵一定會來援助?”
“老二,你多慮了,七郎不是說了嗎?大通谷的吐蕃軍離伏俟城最近,假如你的房子被燒了,那你會跑到城外河里去打水,還是會自家院子的井里去打水?”荔非元禮甕聲道。
“不是你想的這樣!”荔非守瑜有些不高興地反駁他道:“我們不知道吐蕃軍的內(nèi)部隸屬,如果伏俟城的吐蕃軍是被大非川管轄,就算遠(yuǎn)兩百里,他們也只能向大非川求援?!?br/> 李慶安沉默了,他也忽然意識到自己考慮問題是有點(diǎn)不夠周密,他一心想著大通谷地的吐蕃軍來援,卻沒想到,如果大通谷地的吐蕃軍不來援怎么辦?而且就算來援,他們就一定能通過大通谷地嗎?吐蕃軍就會撒開一個口子讓他們一千人平安通過嗎?
一連串的疑問使李慶安也感覺不能太武斷,他點(diǎn)點(diǎn)頭道:“好吧!我們先不急做決定,等賀嚴(yán)明那邊的情報過來后再說?!?br/> 第一次臨戰(zhàn)會議結(jié)束了,李慶安走出大帳,坐在河邊一塊大石上凝視著河水沉思。這時,荔非守瑜走到他身邊笑道:“怎么,被我一說,就沒有信心了嗎?”
李慶安搖了搖頭,笑道:“怎么可能,我也是大小幾十仗打下來了,這點(diǎn)小問題難得了我嗎?”
“那七郎想到什么辦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