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殺楊保楊
大明宮,李隆基的御書房內(nèi),李林甫正為一份御史臺的彈劾奏折勸說李隆基,奏折是御史中丞王珙所上,彈劾戶部侍郎楊慎衿私藏妖人史敬忠,在別宅解讀讖書,有家僮馬夫可做證。
大臣和妖人勾結(jié),這是李隆基最忌諱之事,他已經(jīng)初步?jīng)Q定任命楊慎衿為工部尚書,卻突然發(fā)生了此事,令李隆基又是惱火,又是疑惑。
“相國就這么肯定此事嗎?相國真認為楊慎衿會和妖人勾結(jié)?”
李隆基的目光緊緊地注視著李林甫,李林甫的任何一個眼神或小動作都休想逃過他的眼睛。
李林甫不慌不忙地躬身道:“陛下,楊慎衿是舊朝煬帝之后,他有沒有行讖術(shù)之心,臣不敢妄言,但臣卻深知王中丞為人,他為官謹慎,從不妄行御史之權(quán),所奏之事皆言而有據(jù),既然他上本彈劾楊慎衿藏匿妖人,必然是有證據(jù),若陛下尚有疑慮,那可派人搜查其府,有沒有藏妖人讖書,一查便知?!?br/> 李隆基背著手走了幾步,他知道王珙不會捕風捉影,楊慎衿必然是有把柄在他手上了,可真要派人去搜查楊慎衿的府第他卻有點猶豫,他很清楚,只要一搜查,肯定會有問題,事情就難以挽回了,李隆基嘆了口氣道:“相國,此事讓朕再想一想,稍后再給你答復(fù)。”
“臣不敢,請陛下三思,臣告退。”
李林甫慢慢地退了下去,御書房里又安靜下來,李隆基沉思不語,他當然知道王珙彈劾楊慎衿就是李林甫的指使,這是李林甫在鏟除敢于背叛他的人。
對李隆基而言,楊慎衿不足為慮,他在意的是李林甫,李林甫是自己的一條好狗,這些年為自己鏟除太子身邊的人立下了汗馬功勞,以后或許還會有用,如果任他扳倒楊慎衿,這等于是賞他一根骨頭。
不過楊慎衿倒是顆不錯的棋子,就這么把他殺了,未免有點可惜,李隆基一時左右為難。
他忽然抬頭看了一眼高力士,便問道:“大將軍,你說楊慎衿朕是保還是不保?”
高力士恭恭敬敬道:“陛下,國有法度,若楊慎衿真藏有妖人讖書,當嚴懲,不能因為他有才能便視而不見?!?br/> 高力士的表態(tài)無疑是給李隆基搖擺不定的天平上加上了一塊重要的砝碼,他點了點頭,剛要提筆在王珙的奏折上批復(fù),就在這時,一名宦官走進來稟報道:“御史中丞楊釗有急事求見陛下。”
李隆基忽然心念一轉(zhuǎn),筆又擱了下來。
?。?br/> 王珙的奏折上得極為隱秘,同為御史中丞的楊釗竟絲毫不曉,當他從御史的彈劾記錄中發(fā)現(xiàn)了王珙彈劾楊慎衿時,李林甫已經(jīng)被皇上叫進宮應(yīng)對去了,楊釗大驚失色,他和安祿山商量的對策就是扶持楊慎衿打擊李林甫,如果楊慎衿倒了,那誰還敢背叛李林甫?
楊釗顧不得再和安祿山商量,便匆匆向李隆基的御書房趕來。
“臣楊釗參見陛下!”
楊釗在御案前跪下,行大禮參拜,這是楊釗的一個特點,別的大臣見皇上時都是躬身長稽,而他不是,他每次見到李隆基都會恭恭敬敬跪下,行大禮,用他的話說,他出身卑微卻得以高位,只能以大禮來表達他對皇上的忠心和感激。
對這個大舅子,總的來說李隆基還是比較滿意,雖然他的官場經(jīng)驗稍顯不足,那是因為他為官時間太短的緣故,可楊釗此人卻十分聰明,好學(xué)上進,而且八面玲瓏,善解人意,假以時日,他必將成為自己得力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