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魚和熊掌
朱棣擔(dān)心朱瞻埈想要爭皇位,但是看到他押著朱高煦來到自己面前的時候,卻又覺得這小子并不是個爭天下的主。
有仙緣,能長生,誰會在意世間的榮華富貴呢?除非是二者都可兼得。
這讓朱棣不禁感慨了一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然而這話恰巧被朱瞻埈聽到了,他忍不住嘴碎了一句:“為何不可兼得?熊喜歡吃魚,在熊捕魚的時候去獵熊不就行了?”
“呵呵,你小子倒是個賣乖的,人家孟子說的是做人舍生取義的道理,怎么到你這就偷奸?;??”朱棣有些無奈的看著朱瞻埈,這臭小子還和小時候一樣,一肚子的歪理,還偏偏能懟的人無話可說。
在過去,朱棣倒是挺喜歡聽這小子講歪理,雖說和儒家孔孟之道不符,可他朱棣也是個沒讀過多少孔孟之道的人,對此便也不是很在意。
但當(dāng)了這么多年的皇帝,朱棣的性格和心性也有了一些改變,知道孔孟之道對于儒家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否認(rèn)孔孟之道,便等于得罪了天下的讀書人。
所以如今朱瞻埈再講他的那些歪理,朱棣就不能把它當(dāng)成樂子來聽,而是必須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
這無關(guān)乎朱棣是不是相信儒家的那一套學(xué)說,只是單純的他作為皇帝,需要讀書人為自己治國的話,就必須選擇支持孔孟之道。
然而朱瞻埈依舊對此卻沒有太在意,對于朱棣的問題他只是走到朱棣身邊攤手說道:“這怎么能算偷奸?;??孟子那個時候認(rèn)為熊是山上的動物,魚是水里的動物,二者之間沒有聯(lián)系,所以才會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在孟子看來自己只能二選其一。
這延伸出來的就是關(guān)于生和義的討論,生我所欲,義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但這里有一個漏洞,那就是孟子假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二者不可得兼,他并沒有去考慮存在二者得兼的情況。
這個道理教那些讀書人沒問題,可以讓他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和成仁取義的價值觀,也能讓這些讀書人更好的為咱們家效忠。
但這個道理不適合用在皇帝身上,也不適合用在咱們皇家身上,因為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在朝堂上是沒法做到二選其一的,當(dāng)皇帝很多時候必須要妥協(xié)。
就好像爺爺你北伐,我爹和夏尚書要是往軍前去一封信告訴爺爺伱沒錢了,爺爺你難道還能帶著大軍餓著肚子去打蒙元玩舍生取義么?爺爺你也只能撤兵回來不是嗎?”
聽到這話,朱棣恨不得踹他一腳,可朱瞻埈不是朱瞻基那個油滑的性子會受他這一腳,所以朱棣也只好作罷。
招了招手示意朱瞻埈來他身邊之后,這才對他問道:“你二叔三叔造反,你覺得朕該怎么處置他們?是把腦袋砍下來給你爹送過去,還是把他們放了?”
“您這個問題得問我哥或者我爹,問我不作數(shù)?。 敝煺皥挪幌虢舆@個鍋,無論是放虎歸山還是真把朱高煦和朱高燧砍了,都不是理想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