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6年,10月30日,慶元府。
“咚……咚……”
一陣陣鐘聲響起來,叫醒了韓松等海洋部的人。他們打著哈欠,出門打水洗臉漱口去了。
他們到達鄞縣后,走馬觀花玩了一夜一日,第二天去鄞縣東北的阿育王寺借住了一晚,然后今天就是第三天了。
阿育王寺雖然是寺廟,但是往來人流甚多,生活很是方便。一大早,寺外就有小販支起了攤子燒水做飯,只要一文錢就能買一份熱水洗臉,順便還能喝點粥吃點炊餅什么的。
這阿育王寺可不是一般的寺!
此寺建于西晉年間,到這個時代也是千年古寺了。它地處兩道大山中間,風景秀麗,又連接著鄞縣和昌國縣兩塊平原,是交通要道,香火繁盛。后來甚至被朱元璋封為禪宗第五山。
幾十年前,南宋權相史彌遠曾經(jīng)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想奪過來建成自己的墓穴。阿育王寺的和尚們被逼得沒辦法,跑去臨安散播阿育王寺這塊地有“天子氣”的謠言,暗示史彌遠圖謀不軌,驚動了宋理宗趙昀,才迫使史彌遠放棄了這塊地。
不過海洋部來這里可不是來拜佛的,他們只是路過,真正的目的地是東北方寧??h內(nèi)的北輪造船廠。
鄞縣東北方沿海有一塊三角形的平原地帶,后世這里是寧波市的北侖區(qū),此時和舟山群島一起都屬于寧??h治下。寧??h境內(nèi),造船業(yè)發(fā)達,尤其以北輪山附近最為繁盛,多條河流在此地匯入大海,可以方便地運輸木材和部件。此地聚集了上萬名造船業(yè)者,幾百料的小船完全不在話下,幾乎隨時都有現(xiàn)貨,據(jù)說連兩三千料的大船都能造。海洋部早就聽說過此地的大名,此次來明州,怎么能不好好考察一下?
韓松他們解決了早餐問題,就離開了阿育王寺。還沒走出去多遠,就感受到了北輪造船業(yè)的威力。
“這么早就開始砍樹了,真是辛勤啊。”
走在山道上,聽到周圍不斷傳來的斧頭與木頭撞擊產(chǎn)生的篤篤聲,鄭林不由得發(fā)出了感嘆。
東邊的山上一早就有人開始伐木,聲響此起彼伏,還能看到旁邊的河上不斷有原木放流下去。
王廣金左右環(huán)顧著,嘖嘖稱奇道:“他們這里船場歷史怎么說也有上百年了吧,這山還沒砍禿呢?”
許嵩濤之前來過一次明州了,自以為是地解釋道:“他們這山林都是有主的,分區(qū)劃片輪流砍,自然砍不完。不過也換了不知道多少茬了,都沒有太高的樹,論品質(zhì)不如我們嶗山?!?br/> 他們沿著河繼續(xù)往北方走,走出山道后,視野豁然開朗。
眼前是一大片平原,數(shù)條河流自南邊山路流出,一直向北流入海中。而這幾條河沿岸不但有農(nóng)田,還經(jīng)常有大片的工坊區(qū)和倉庫區(qū),河流上大量木筏和小船就在這些點狀的區(qū)域中運動著。
見狀,韓松驚嘆了出來:“這么一大片,難道都是為造船業(yè)服務的?”
他回想起自家闊馬船場那點家底,自慚形陋。其余幾人自然也被震撼住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過了一會兒,鄭林說道:“這么遠也看不出什么,走,過去看看吧?!?br/> 于是他們繼續(xù)前行,一路上逐漸見識到了造船的各種工序。
先是有人把上游放流原木收集起來,進行粗加工,去除枝椏和樹皮,又有人把粗加工后的木料放流下去。他們經(jīng)過時特別留意了,原木轉(zhuǎn)移的時候有專人在做記錄,還把一些牌符分發(fā)給相關人手,應該是用來區(qū)分生產(chǎn)者的。
再下游一點,有一大片倉庫和棚子,河邊有人把粗木料收集起來。拉上去的大木頭就陳列在岸邊,有幾個老師傅在掌眼,拿著木尺,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判斷這些形狀不一的木料適合加工成什么部件,做出記號。然后便有人拿著賬本去與商家買下這些木料,運回去分割成大塊。同時,又不斷有人把切割好木料放到木筏上,再運到下游。
下游有若干大型的倉庫區(qū),大塊木料在這里進行陰干。同時這里也是木料的交易市場,來自不同船坊的師傅們在這里選購陰干好的木料,又運回自家船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