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中各家俱是難眠,屯長薛戎夜里走訪各家,確定服役人選,服役職務(wù)。
他帶著兩名荊州老兵,似乎也有防范屯中移民逃遁的用意。
田氏家族聚居的破落庭院里,田信如愿以償拿到想要的服役名額,不是他想要的護兵,是普通的輔兵,每月只撥給家屬一石麥做口糧的輔兵。
一石麥子一百二十斤,小妹怎么也能分到六十斤做口糧。
亂世磨難下,屯中各家雖有哀聲,但總體情緒還算穩(wěn)定,田信也在忐忑中入睡,清晨時餓醒。
醒來時,伯母等幾個長輩正蒸煮雜糧菜團,搗碎的野菜混合石臼搗碎的麥粉揉成團,這已是家里能拿出最好的東西了。
田信要應(yīng)征,除了小妹田嫣不舍外,余下人從理智來看,這都是一個好選擇。
有文化素養(yǎng)的成年男丁折損過半,家中所藏書籍盡數(shù)丟失,現(xiàn)在每一個成年男丁都是希望。
若都折損,田氏一族將會淪為真正的農(nóng)民,難以再起。
五個拳頭大的雜糧菜團淋了鹽水,熱滾滾的分到田信手里,沉甸甸也就一公斤重,大約四漢斤多一點點。
伯父田睿還送來兩雙新編的草鞋:“薛屯長使我留守屯中做書吏,你雖不能做護兵,也能分到一些閑散工作。多些眼力,薛屯長平日有許多跑腿的差事,別讓別人占了?!?br/> “是,侄兒明白?!?br/> 田信鄭重點頭,田睿笑著擺手:“不要這么嚴肅,你性格不該沉悶。軍里跑腿的人要膽大心細,還要樂觀開懷?!?br/> 田信抱著草鞋、雜糧菜團回屋子,屋內(nèi)兩張低矮竹床,八歲的小妹在被子里縮成一團。
拍醒她,田信遞出熱滾滾雜糧團:“快吃。”
田嫣揉揉眼睛,還在猶豫,見田信已抓起一個吃了起來,田嫣雙手捧著聞了聞,就是一口咬上。
表面淋了鹽水的菜團,內(nèi)心里吃著卻清甜無比,田信吃下一個菜團后強忍著渴望,取來夜里浸泡的稻草,給自己搓編了一條新的草繩腰帶。
多出的稻草編織細草繩,將自己蘆葦絮填充的棉被打捆,連同兩雙草鞋一起背在背上,還編出草籠裝了個菜團掛在腰間。
等田嫣細嚼慢咽將三個菜團吃完,田信才一言不發(fā)走出屋舍,金色陽光罩在臉上讓他不由瞇眼。
可見院門外許多應(yīng)征輔兵正與家眷告別,細心囑咐,戀戀不舍的樣子。
田信牽著小妹到祖父面前:“爺,孫兒去了?!?br/> 田維用深深凝望這個孫兒,強忍著悲愴冷淡點頭,囑咐:“多聽薛屯長號令行事,凡事不可莽撞。”
“孫兒明白?!?br/> 不必說什么慷慨豪言,老人想要的只是兒孫平安而已。
日頭漸高,屯中校場人員聚集,排成三個陣列。
田睿開始履行他的書吏職務(wù),鋪開竹簡錄寫此次應(yīng)征的輔兵籍貫、家室資料,一式三份。
一份留在屯里由他保管,一份隨輔兵屯移動,一份會上交到荊城蕩寇將軍府,由主簿廖化負責(zé)落實后續(xù)的家眷口糧發(fā)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