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府竟然遭逢邪魔,無人生還?”
“兄長邀我出山覓魔,為府中眾人復仇?”
江賀手指拂過書頁上的文字,眉頭微皺。
歷史協(xié)會統(tǒng)計的榮末歷史,哪怕再詳細,也是通過英靈口述獲取到的,總歸會有所疏漏。
如果某一件事,沒有英靈有相關記憶。
那么御靈世界的人們自然就無從得知。
江賀自然也是一樣的。
首次經(jīng)歷榮朝末年這段歷史,他知道煉魔者的大致行動路線、以及他們的目的與想法……
但更為詳細的每一次行動,他不可能完全掌握在手里。
這也是江賀一周目的目標之一。
一邊修行功法,一邊觀察歷史發(fā)展,與歷史協(xié)會統(tǒng)計的資料相印證,從而打造出一個完善的榮末攻略。
而此時,兄長的邀請出現(xiàn)在了他的面前。
他可以選擇隨兄長出山覓魔。
好處是可以從近處觀察細節(jié),與歷史資料相印證,更好的完善攻略,為接下來的周目鋪路。
打聽來的消息,總歸存在誤差。
遠沒有眼見為實來的直接干脆。
他也可以選擇婉言拒絕兄長的邀請。
好處是可以繼續(xù)打磨本命道經(jīng)、劍訣、道法。
提高下一周目的開局實力。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修長生經(jīng)。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路線?!?br/> “前者側(cè)重于情報,后者側(cè)重于功法……”
江賀沉吟片刻,心中有了決斷。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長生道觀的環(huán)境絕對舒適,不僅擁有各種道經(jīng),加上長生觀主的悉心輔導,令他的成長速度突飛猛進。
他苦修十年時間。
在《長生道經(jīng)》上,已經(jīng)擁有了極高的造詣,劍訣也突飛猛進,愈發(fā)強橫。
那么同樣的……
“擁有三世修道記憶、以及滿熟練度的天師道經(jīng),觸類旁通,我學習的速度遠超常人?!?br/> “最核心的長生道經(jīng),我在上面傾注了整整十年時光,已經(jīng)感覺到了瓶頸,熟練度基本拉滿了。”
“剩下的就是水磨工夫,效率開始變低。”
“蕩魔劍訣略差一些?!?br/> “但作為戰(zhàn)斗劍訣,閉門造車又如何登峰造極?”
“昔日流明、斬神兩大劍訣,我都是在戰(zhàn)斗中磨練出來的,難道一個邪魔都不殺,就能劍訣大成?”
“兩大關鍵功法,都已經(jīng)逼近極限?!?br/> “繼續(xù)留在長生道觀,也只是充實自己的道法庫,提高道法的多樣性,積累自己的力量層次……”
“但道法是學不完的?!?br/> “天師道觀尚有浩如繁星的道法典籍,長生道觀只多不少。”
“別說一周目了,二周目、三周目……”
“技能太多,幾十周目都學不完?!?br/> “至于力量層次,就更不用說了。”
“我能帶到下一周目的只有記憶,無法帶走半點力量?!?br/> “在天師道觀修行來的力量,下一周目都會直接消失。”
“與其繼續(xù)沉浸在道觀當中,提升注定會消失的力量?!?br/> “不如隨長兄出山覓魔,不僅能繼續(xù)提升蕩魔劍法的熟練度,還能將力量轉(zhuǎn)化成信息,收益更高。”
“畢竟對我而言,信息同樣是可以帶到下周目的?!?br/> “這周目稍微收集一些信息,下周目重新開局后的劇情推進速度,將會提升一大截,同樣可以節(jié)約模擬次數(shù)?!?br/> 如果說江賀的這些思考,尚處于得失之間。
那么,更深層次的原因。
則源于他求道多年,凝結(jié)的一顆道心。
“昔日的我,會一怒之下,隨師兄斬殺武岳龍神,當場起義?!?br/> “會叱責龍神枉顧性命、會因模擬中的生死興衰或喜或悲、會因為自身對萬民的同理之心,令諸多景末英靈尊敬欽佩……”
“如今的我,難道就會為了積累些許實力,坐視邪魔禍亂天下,不進行任何行動?”
“誠然,我可以告訴自己?!?br/> “下一周目再出手也來得及?!?br/> “我還可以告訴自己,模擬機會還剩很多,最后出手也能完美。”
“我甚至可以告訴自己,我可以用不同的媒介,創(chuàng)建無數(shù)個錨點,放棄一次錨點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