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太子李承乾帶著皇宮里整理出來的奇珍異寶清單來找馮盎,太子的態(tài)度很恭敬,但馮盎并不想跟他有太深的交集,完全一副公事公辦的態(tài)度,交給他一份拍賣會具體實施的流程,提醒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將他送走了。太子身邊并不缺能人,流程寫得這么詳細(xì),他自己能看懂,身邊的人也會從旁協(xié)助他。
馮盎現(xiàn)在整天窩在家里不出門,也不去拜訪誰,時間到了就向皇帝陛下告別回嶺南去。現(xiàn)在很多長安的權(quán)貴們在罵馮盎,李世民將馮盎體恤朝廷,捐獻大批錢糧的事大肆宣揚,長安百姓人人皆知,贊嘆馮盎是位好官的同時大罵長安的權(quán)貴不是東西,權(quán)貴們頂不住壓力,也只好紛紛跟著大出血。馮府不時有臭雞蛋,爛菜之類的扔進來,馮盎也忍著,大門緊閉,自己過自己的逍遙日子,反正就是不冒頭,你們愛怎樣就怎樣。
整整在家里窩了十天,風(fēng)頭也過去了,馮盎也不得不出門,今天是拍賣會開始的日子,這是自己搞出來的事情,心里也很想到戰(zhàn)場去看看究竟是個什么樣子。馮盎坐在一個角落里靜靜地看著拍賣現(xiàn)場,他已經(jīng)完全驚呆了,大唐的豪門大戶是真的有錢啊,一個珊瑚竟然能賣出十萬貫的價錢,一車香料也能賣一萬貫,自己帶了一百車過來,那豈不是單單香料就可以收入一百萬貫。馮盎在心里初步估算了一下,整個拍賣會有那么多東西要賣,這次應(yīng)該可以收入八百到一千萬貫之間。這是多么恐怖的數(shù)據(jù),僅僅一場拍賣會,收入竟然連整個大唐一年的稅收都比不上。
李世民也坐在一間房間里看著眼前的一切,他在為即將獲得的財富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恨上了這些豪門大戶,一個個都那么有錢,就朕最窮,整天都在為錢的事犯愁,你們一個個的也不肯拿點出來支持一下朕,真是氣死人了。
這又能怪誰,大唐的賦稅制度如此,權(quán)貴們都有特權(quán)不用納稅,賦稅的收入主要來自于百姓,經(jīng)歷隋末之亂以后,如今人口凋零,一年也收不上多少錢這樣下去,富的人只會越來越富,窮人始終是窮人,根源還是在朝廷的制度上。
拍賣會還沒有結(jié)束馮盎就回去了,繼續(xù)看下去也沒有多大意義,自己已經(jīng)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可以了。只是回來沒多久就收到李世民的召見,李世民應(yīng)該也是提前回來了。
馮盎來到麗政殿,“不知陛下召微臣前來所為何事?”
李世民招招手,示意馮盎坐下說話,“馮愛卿,拍賣會你也去看了吧?”
“回陛下,微臣剛剛從拍賣會上回來。”
“以你的估算這次拍賣會朕能收入多少?”
“應(yīng)該不低于八百萬貫?!?br/> “那你知道現(xiàn)在朝廷一年的賦稅收入有多少嗎?朕告訴你,不足四百萬貫。這是多么大的諷刺,朕和大臣們努力一整年收入還不及一場拍賣會收入的一半。我大唐的世家豪門以及權(quán)貴們都比朕這個皇帝有錢,問題出在哪里?又該如何解決?”
“陛下,臣沒有辦法為陛下解決這個問題,臣就以馮家為例子講一講,或許會對陛下有所啟發(fā)。臣的家中走兩萬左右的傭人,良田無數(shù),一年的收入不少,而且這部分收入是不需要納稅的,我馮家還有不少生意,一年的收入就更多了,這些收入也不需要交稅,長期積累下來,這錢糧自然就多了。長安以及各地的世家豪門權(quán)貴情況應(yīng)該跟微臣差不多。”
李世民低頭著頭走來走去沉思起來,他要弄明白為啥會這樣,大唐明明有錢,可朝廷為啥會這么窮。過了好一會,李世民才重新坐下,“馮愛卿,朕大概知道怎么一回事了,他們一年的錢糧收入多少就是多少,不需要納稅,累積下來就形成巨額的財富。朝廷的收入取決于大唐的人口數(shù)量,收上來的錢又要花出去,自然沒有什么積蓄,可要怎樣才能從他們手中收些錢糧呢?拍賣會是可以,但朕哪有那么多奇珍異寶天天開拍賣會,終究得想和穩(wěn)妥的辦法才行。”
“陛下,微臣才疏學(xué)淺,未能為陛下分憂,臣慚愧?!?br/> 李世民擺擺手,“算了,此事先放一放,改天有空再和玄齡他們商量。如今朝廷的財政問題已經(jīng)解決了,朕真的很感謝你,你什么時候回嶺南?”
“回陛下,臣打算過幾日就回去了,出來那么久,不知道那邊的情況怎么樣了,臣不在嶺南,是否會有人出來生事也不知道。臣放心不下嶺南,所以想及早返回去。”
“是該回去了,嶺南站在還少不了你坐鎮(zhèn),你幫了朕的大忙,說說看有什么需要朕支援你的?”
“人口,微臣需要大量的人口,嶺南如今是地廣人稀,沒有大量的人口補充進來是很難開發(fā)出來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