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奉先手中的方天畫戟閃爍著光芒,目標(biāo)便是這公孫瓚的后心!”
“就在這時,旁邊突然沖出一員猛將,豹頭環(huán)眼,倒豎虎須,手中拿著丈八蛇矛,飛馬上前,擋住了呂奉先必中的一招!”
“三姓家奴休要放肆,閹人...燕人張飛在此!”
蕭律舔了舔嘴唇,幸虧沒有人聽出蕭律剛才的音調(diào)問題,所有人都還沉浸在剛才的故事里!
“呂奉先見了,便放棄追殺公孫瓚,與張飛戰(zhàn)在了一起;五十余回合后,兩個人不分勝負(fù)。云長見了,縱馬飛奔而至,手中青龍偃月刀飛舞,夾攻呂奉先!”
“三人戰(zhàn)在一處,三十余回合,仍然拿呂奉先無可奈何!這時候,劉玄德拍馬趕到,手持雙股劍,斜刺里也來助戰(zhàn)!”
“這三人圍攻呂奉先,一時之間竟然不分勝負(fù);其他八路人馬早已看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強大的人!”
......
關(guān)于虎牢關(guān)三英戰(zhàn)呂布,是否是真實的,沒有人能說得清。
喜歡呂布的,都說這是真的,比較考究或者是討厭呂布的人,就說這是羅貫中杜撰的。
其實在蕭律看來,無論是真實發(fā)生的還是杜撰的也好,這件事能流傳千古,那必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這一段劇情,算是三國演義中關(guān)于打斗場面描寫的巔峰之作,后來者也就只有趙云的七進(jìn)七出能與之匹敵一番了。
嗯...雖然不知道為什么,蕭律總感覺這兩場戰(zhàn)役都怪怪的。
“這孫堅身藏傳國玉璽,被荊州劉表的軍隊團(tuán)團(tuán)圍住,若不是黃蓋拼死守護(hù),恐早已命歸黃泉?!?br/> “兩山之中,伏兵四起,背后荊州蔡瑁、蒯越趕來,一瞬間,孫堅落入了個十面埋伏的處境!”
“正所謂:玉璽得來無用處,反因此寶動刀兵?!?br/> “欲知這孫堅如何脫困,各位請聽下回分解!”
啪!
醒木拍桌,這一聲將大廳內(nèi)其他人全都從畫面中拉了出來,但是仍舊有不少人仍然沉浸在想象之中,仿佛這些事近在眼前一般。
只不過蕭律卻不打算說下去了,故事這個東西,還是要留個口子和懸念,到下次才會有人繼續(xù)來聽。
“蕭小郎君,要不然你再說一段吧,這還沒聽夠??!”
“是啊!我們等了這么多天了,總不能只聽這一段吧?”
底下的人有些不太滿意,只不過蕭律卻依舊無動于衷,觀眾的要求不能盡數(shù)滿足,否則下一次提的要求就更離譜了。
“請諸位見諒,這書呢就不繼續(xù)說下去了,只不過這里有一首長短句,是我寫給這本書的,若是諸位想聽,我可以給諸位念一念?!?br/> 蕭律笑了笑,一首《臨江仙》對然不是寫給《三國演義》的,但是在蕭律看來,這首詞像是給《三國演義》開了個頭,也像是將整個三國做了一個總結(jié)。
在大唐,詩詞歌賦的吸引力,往往比其他東西的吸引力都大。作為一個詩詞方面到達(dá)鼎盛的時代,人們對于詩詞的喜愛,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當(dāng)蕭律說出他作了一首長短句之后,大家的注意力也都被轉(zhuǎn)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