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見朱厚熜沒有表態(tài),在吏部尚書的眼神示意下,禮部左侍郎王瓚出來上奏。
開口就是一句王炸,直參楊廷和處理朝政三十多天里,大權(quán)獨攬,排除異己。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禮部尚書毛澄更是滿臉的錯愕,他完全想不到會是王瓚跳出來。
這是守舊文官們的計策,既然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把同整個勢力的對抗轉(zhuǎn)變?yōu)楣粢粋€人。
楊廷和雖然權(quán)傾朝野,為官清正,這是他的優(yōu)點但也恰恰是他的“缺點”。
古來帝王最忌諱的,就是屬下欺上瞞下,勢力龐大。
蔣冕一臉的擔憂,眼睛不住的朝著上方的楊廷和看去。
楊廷和沉默片刻,隨即站了出來,先是對著朱厚熜行了一禮,又環(huán)顧四周,朝著臺上的諸位官員拱手。
“臣歷任三朝,人臣之貴已達頂點,少時揚名天下,后侍講東宮,入閣抗謹,今迎立新皇,復(fù)又何望哉?”
最后楊廷和擲地有聲地說了一句。
“臣之忠心,日月可鑒,天地可表!”
他一下跪在金臺前脊梁挺直,儀態(tài)端莊。
朱厚熜朗聲道:“楊閣老一心為國,于社稷有功?!?br/>
朱厚熜此話一出,朝堂上的眾人都跪了下來高呼:“陛下圣明”。
戶部尚書擦了擦額頭上滲出的冷汗,暗道一聲不好,還真的被白公言中了,皇帝要保楊廷和,看來此番必須要棄卒保車。
楊廷和隨即大聲言道:“有人見臣權(quán)重,力推改革,便妄加猜度,疑臣有異心,此大謬也!”
隨即他右手用力向下一揮,大聲呼喊:“然而,欲使臣放棄改革,實不可行!”
又對著殿上群臣一字一句緩緩言道:“臣恐大明江山毀于一旦,天下萬民再招禍端,改革成則盛世至,改革敗則國危亡,臣豈能動搖整頓吏治之決心,此番苦心,諸公未必能知啊”
他轉(zhuǎn)過身來,對著朱厚璁深深一揖,神色莊重,語氣懇切:“大明弊病百生,如舍臣一人換天下安寧,臣何惜此身?!?br/>
毛紀也一步跨出神色威嚴,對著諸位朝臣:“啍,天下之事決于陛下,在于朝堂諸公,豈在于居心叵測之徒?!?br/>
隨著他的目光掃視,朝堂上一些大臣眼睛躲躲閃閃,心中皆是一震。
氣氛烘托到位,心中熱血難涼之人都心潮澎湃,恨不能此刻就為國獻身以報君恩。
戶部尚書楊潭目光深沉,噗的一聲直接跪下。
“陛下臣有罪,未能顧全大局,上不能為君父分憂,下愧對黎明百姓,請陛下責罰”。
緊接著大殿之上三分之二的大臣跪了下去,楊廷和見狀不覺失神片刻,費宏更是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朱厚熜語氣淡淡:“前人有云,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希望爾等勉勵”
戶部尚書聞言,臉上露出二分感激,三分惶恐,余下五分的尊敬,言道:“楊閣老所言甚是,臣并非沒有察覺禍患,乃是害怕動搖大明國本,只能暗自銘記于心”
隨即他從袖子中拿出一封奏折,高高舉起至頭頂:“此乃臣心血所書,直言吏治之患,后附一應(yīng)名單。”
“呈上來”
黃錦臉色嚴肅從金臺之上走了下來,雙手接過戶部尚書手中的奏折,呈給了朱厚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