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fēng)起于飄萍之末
“我去把東西整理一下,你自己也收拾收拾。”
余佑漢拍拍秦浩明的肩膀,無聲的嘆口氣,拿起武器,走進村里。
他的腳步很穩(wěn),臉色很堅定。雖然村里的血腥味讓他不舒服,可是他努力適應(yīng)。
秀才的轉(zhuǎn)變他從頭到尾瞧在眼里,自己若不能緊隨他的腳步,二者之間的差距將越來越遠(yuǎn)。
不知為什么,他腦海里浮起的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或許,這是恢復(fù)自己祖上榮耀的機會。
“長青,注意警戒,我去幫忙佑漢,順便換身衣服!
秦浩明收起憤懣的心情,深知此地不宜久留,必須速速撤離。
“這些喪盡天良的殺胚,真真百死莫能贖其罪!”
看見十幾個老者的慘狀,余佑漢的臉都扭曲了。
村里人口少,特別是在年輕人全部跑光的情況下,攏共沒有什么東西。
可為了區(qū)區(qū)十幾兩紋銀和上百斤糧食,王樸的部下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進行屠村。
大明將士道德淪喪至此,國家何嘗有希望可言?
“東西拿走,不要浪費。其他原封不動,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申訴于天下!”
秦浩明稍微收拾一番,臉色陰沉,語氣更多的還是無奈。
奢望罷了!
此番韃子入關(guān)劫掠,大明朝廷若是還有精力顧及這些在他們看來雞毛蒜皮的事情,也不至于如此。
況且有什么事情往韃子頭上栽贓,豈不順理成章。
這也是為什么王樸和他的將士敢如此肆無忌憚的原因,他們聰明的緊,只是用錯地方而已。
“伯玉,就快到了,要不再休息一會,也不差這片刻功夫?”
盧欣榮身體不好,更和他們這些武人無法相比。
可是這么多天類似艱苦行軍的路上,硬是一聲不吭,獨自克服困難,令眾人敬佩。
“謝謝浩明關(guān)心,奈何心急如焚,一刻也不想耽誤!
盧欣榮眼眶深陷,滿臉的胡茬未加修飾,嘴角邊還長了幾個水泡。
實在是讓人上火得不行啊!
不知族兄盧象升的具體情況如何?從外圍來看,所有的因素全部對他不利。
軍事行動,保密最重要。
可明軍卻大張旗鼓地宣布出兵時間和路線。
三軍未動,師期先泄,這不是給后金韃子軍隊充分的準(zhǔn)備時間嗎?
現(xiàn)在就連他們都知道明軍的行動部署,這仗還有得打嗎?
崇禎十一年十二月三日,趙縣紫山山麓,秦浩明他們終于和盧象升的軍隊相遇。
“煩請通報,海陵盧欣榮盧伯玉,大兄盧象升盧總督族人。”
趁盧欣榮和明軍將士溝通之際,秦浩明細(xì)細(xì)打量周圍環(huán)境和軍隊狀況。
盧象升的軍隊,是明末最強的軍隊之一,號稱“天雄軍”。
天雄軍之所以戰(zhàn)役力強,與盧象升對戚繼光軍事思想的研讀不有關(guān)系,這其中也有他本人的發(fā)明。
天雄軍的兵士,大多來自同一個地方,且互相之間多有親屬關(guān)系,凝聚力極強。
故一人戰(zhàn)死,百人同恨,不死不休。
與此同時,天雄軍的中級軍官,許多都是由富有戰(zhàn)役經(jīng)驗的文官擔(dān)任,這些人無匪氣有血氣,打起仗反而更勇猛,紀(jì)律性更強。
當(dāng)然如此凝聚力,也得益于盧象升本人的身先士卒,每次打仗,他都是沖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