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起于飄萍之末
也就是盧象升愚忠,換了其他人,早就撤離趙縣,有多遠跑多遠。
“盧督毋虛擔心,事情當不至于如此窘迫。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我們可以分兩步走。
一方面號召趙縣大戶捐糧,只要我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答應事后補足給他們,料來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
另一方面,趁著韃子目前沒有圍城,可能就要用些手段了,不知……”
說到這里,秦浩明略有遲疑。
“說,有什么責任我擔著,這次原本就有許多違制的地方,也不在乎多一件?!?br/> 看見秦浩明有解決事情的辦法,盧象升豪情萬丈。
“立馬派幾路兵馬,朝附近縣城“借糧”,事前向戶部催糧并把此事用密函告之陛下?!?br/> 秦浩明把借字咬音特別重,再配之以殺氣騰騰的表情,傻子都知道借不成便搶的意思。
盧象升只是沉吟片刻,立馬果斷答應。
“浩明真乃老夫的諸葛先生,好像就沒有你覺得為難的事情。”
事情得以解決,盧象升心懷大慰,哈哈大笑,開口稱贊秦浩明。
“盧督謬贊!如果要小生說,不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按目前這種狀況,天雄軍有得選擇嗎?
朝臣的意思,包括陛下的意思,對盧總督來講都無所謂。
盧督關心的應該是糧草可否到位?可參戰(zhàn)的大明將士具體有多少?固守待援是什么情況?如若沒有援軍應該如何?
只是您完全站在朝廷的角度,自然就受到束縛,放不開手腳全力施為而已?!?br/> 秦浩明明白,不是自己比盧象升厲害,說來說去還是心態(tài),或者說局限性。
就現(xiàn)在而言,在冷兵器時期,如果講到排兵布陣,調(diào)兵遣將,涉及到具體指揮,十個秦浩明也未必是盧象升的對手。
當然,秦浩明后世作為特種戰(zhàn)士,有著領先幾百年的各種戰(zhàn)役經(jīng)驗,又站在深知歷史大勢的高度上。
如果說個別戰(zhàn)術或許不如盧象升,但在戰(zhàn)略上絕對是高手,沒有之一。
特別是他沒有盧象升瞻前顧后,束手束腳的心態(tài)。
對皇權沒有敬畏之心,一切只為了勝利,行事毫無顧忌,自然要比盧象升有諸多手段和優(yōu)勢,不足為奇。
“趙縣城池狹小,無法容納太多人馬,剛好由你帶領五千騎兵,每人配備雙馬,實行你的機動作戰(zhàn)。
老夫在趙縣,拖住韃虜大軍,就讓韃虜在此摔個跟頭,看他是否還敢目中無人耶?”
盧象升也被秦浩明激起心中的雄心壯志,信心滿滿的說道。
“可惜令出多門,盧督無法統(tǒng)一指揮,不然定叫韃子吃不了兜著走。”
秦浩明有點郁悶,正是關門打狗的大好機會,可卻因為狗屁的路線之爭,白白浪費。
“援軍老夫也不奢望,如果可能,唯有祖寬的一萬關寧鐵騎可以與韃子一戰(zhàn)?!?br/> 祖寬早年是祖大壽家仆,少有勇力,積功至寧遠參將、副總兵。
崇禎八年入陜西剿滅叛軍,歸盧象升節(jié)制。
他為人驕橫,兵馬所過之處焚毀民宅,**婦女,基本無人能管。
但唯獨對盧象升服服帖帖,也算是為數(shù)不多有交情的將領。
“韃虜?shù)尿T兵機動性強于我軍,野戰(zhàn)能力更是我軍望塵莫及。
現(xiàn)在駐扎在河北的朝廷大軍中,除了祖寬率領的關寧鐵騎可以野戰(zhàn),其他還有哪只友軍可堪一戰(zhàn)?
韃虜只要盯緊這支隊伍,便可保證他們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