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fēng)起于飄萍之末
“肩吾兄有所不知,兄長曾言:仁者以財發(fā)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
秦家絕不成為財富的奴隸,必秉承秦家歷代先祖遺訓(xùn),達則兼濟天下。”
張云負手緩緩前行,李驚蟄亦步亦趨緊隨其后。
“洗衣皂是民生物資,百姓用習(xí)慣后則離不開它。
然兄長考慮到值此亂世,民生艱難,多為不易。
故此,加大洗衣皂產(chǎn)出的目的是為了逐步降價。
以便讓天下百姓都用得起,享受新生事物的福祉,也不枉兄長造出此物的初心。
當然,這有一個過程,不會一蹴而就?!?br/> “秦秀才胸懷天下,一心為民,李某佩服之至!
只是第一步要降到何種程度妥當,云哥兒請明言?”
雖然對秦秀才的謊言有所腹誹,但馬屁該拍還得拍,誰讓他們掌握主動權(quán)?
另外價格變動,涉及到利益,李驚蟄自然要問清楚。
“洗衣皂限價六十文,秦家作坊給你的價格則降為……降為四十文?!?br/> 張云咬咬牙閉著眼睛悶聲說道。
他的心在滴血,可想到兄長所說,眼光要長遠,做人要大氣,他的心里稍微好受些。
縱使如此,他還是把價格擅自提高十文,而不是早就商議好的三十文。
“可行!只是沐浴皂一事如何說?”
李驚蟄倒是相當干脆,立馬答應(yīng)。
毛利百分之六、七十的生意可不多見,何況還有巨大的市場容量,足以抵消降價的利潤,薄利多銷亦可。
他的算盤打得門清,只是對于沐浴皂的事情還是相當執(zhí)著。
概因?qū)λ?,沐浴皂不僅能產(chǎn)生巨額的利潤,而且還是他結(jié)交達官貴人的工具之一。
生意做得越大,自然需要打點,朝堂上也必須有人罩著。
“薄利多銷是商業(yè)中的一種手段,奇貨可居何曾不是另外一種手段?”
張云笑語晏晏,直接把當初秦浩明對他講的話,原原本本引用,連口氣語調(diào)都有幾分相似。
李驚蟄蹙眉思索,繼而撫掌哈哈大笑,“秦秀才能文能武也就罷了,不意在商業(yè)上也如此精通,李某嘆服!”
李驚蟄是真服了秦秀才,之前已經(jīng)跟他約定保密條件,謊稱從海外販售。
貨物正被大明上流社會認可之際,按常理應(yīng)趁勢追擊,借機大賺一筆。
可他偏反其道而行之!控制貨源,造成市場上沐浴皂短缺。
另一邊卻把洗衣皂低價賣給平民百姓,這讓一貫高高在上,視百姓為黔首的達官貴人認為洗衣皂是下等人使用,愈發(fā)凸顯出沐浴皂的高雅及難得。
如此一來,再配以自己的宣傳,豈不是可以任意喊價,并且還可說得上是照顧,平白落得人情。
李驚蟄越想越覺得秦秀才布置深遠,手段高超,重要的還是讓人無話可說。
畢竟海路的生意原本在時間上就沒有定數(shù),搪塞的理由都不用準備。
奇貨可居,高!實在是高!
張云看李驚蟄一下子就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原先有點輕視他的小心思也收起來。
要知道自己可是在兄長的解釋下,方明白其中的曲折之處。
而這個李胖子卻只是稍微思索就明白,委實強過自己甚多。
“如此,那沐浴皂就無需限價了吧?想必秦家作坊也不會就地起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