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自己班的宿舍,林強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不少的同學在整理自己的床鋪了。
林強的床鋪就在靠門口左手邊的上鋪,他的下鋪有個黑黑胖胖的同學正在掛蚊帳。
“嗨,你好,我叫林強,是高橋公社來的?!绷謴姲炎约旱男欣罘诺酱蹭伾希落伒耐瑢W打招呼道。
“你好,我叫謝居,是高田公社的?!敝x居從蚊帳里鉆出頭來,朝林強笑了笑,他的膚色明顯有點黝黑。
林強見跟自己相鄰的上鋪里的同學也剛剛掛好蚊帳,便又主動過去打了招呼。這個同學身材略矮,但臉色白皙,笑容干爽,“你好,我叫何熾權(quán),是源潭大連的?!?br/> 林強朝何熾權(quán)笑著點了點頭。見其他的同學都不太言語,甚至許多人好象還很怯生,想到大家畢竟初次相見,便也不好意思過于熱情的跟大家招呼了。
林強跟眼前的大部分新同學一樣,都來自相對落后閉塞的農(nóng)村。他所在的家鄉(xiāng)高橋,也一直沿襲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tǒng)模式。而他的父親林耀坤卻顯得另類,早早就在外打拼,最初時是搞“投機倒把”,后來是“搞副業(yè)”,現(xiàn)在就成為“個體戶”了。年少時讀書出類撥翠,考上高中卻因家窮輟學,讀書也成了林耀坤心中永遠的痛,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林強幾兄妹身上了。
有了父親在外的打拼,林強一家在當時是屬于“先富起來”的,林強的童年也是在兒時玩伴的羨慕中渡過的。林強是家里的長子,有兩個弟弟和最小的小妹。由于父母長年在外,兄妹幾個都是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林強爺爺也是讀過書的人,“三字經(jīng)”、“增廣賢文”、“香港通勝”等經(jīng)常隨口背來,從識字、打算盤、吃飯的禮節(jié)、握毛筆的姿勢到做人的道理,爺爺都不厭其煩的教導他們??梢哉f,爺爺就是林強幾兄妹的啟蒙老師。
小學五年級時,在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朱柱星的引導和教誨下,林強漸漸表現(xiàn)出他的聰穎,特別是對文學的濃厚興趣。小小年紀,床頭上就擺滿了書籍。得益于父親的支持,從一元三角錢一本的《西游記》到二元七角錢一套的《李自成》(上,中,下共九本),還有《水滸傳》、《萬山紅遍》、《第二次握手》等等幾乎當時鄉(xiāng)下小鎮(zhèn)書店里的文學書都讓他買回來了。那時候電視還是奢侈品,像林強家里那樣,能有臺半導體收音機已經(jīng)不錯了,傍晚六點鐘的廣東人民廣播電臺《長篇小說連播》節(jié)目就成了林強的最愛,每天準時拿出小說,在說書大師張悅楷、林紹明抑揚頓挫的演繹中流連忘返。初一上學期,林強就自己到墟鎮(zhèn)郵局訂了《中國青年報》、《詩刊》和《青年文學》月刊。文學的熏陶,大大開闊了林強的視野,而大量課外讀物更讓林強接觸到比同齡人更多的知識,培養(yǎng)了許多在當時的農(nóng)村看起來還很另類的興趣,也讓他從小就學會了待人處事的道理,甚至小小年紀就表現(xiàn)出一種文人的氣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