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新世界的正式時間被定在了臘八節(jié)。
1月2日。周二。臘月初八,宜出行,安門,蓋屋。
在準備的這大半個月里,曾憲宇被莫亞男帶著進行了第二次演習,這次演習和第一次不一樣,曾國凡在演習中安排了敵方攻擊演習。雖然都是空包彈,但是曾憲宇還是很不爽被打到。
當然,除了敵方演習以外,曾憲宇和莫亞男的小隊還需要盡可能的收集素材,研究部的各位大佬給出的收集列表非常之奇葩。有樹干上擬態(tài)躲藏的小飛蛾;也有山澗水底生長的水藻浮游;還有野地散落的石塊粉末;甚至是各種生物標本。
對于一只被各方敵對打的四處躲藏的小隊來說,既要保證隊中咸魚的安全,又要四處收集物品小心存放,壓力可想而知。
莫亞男小隊很驚喜的完成了所有的任務。對于曾憲宇來說,也再一次脫離了苦海。嗯,不咸魚的狀態(tài)。這也讓曾國凡,最終確定了進入時間。
這次的進入,曾憲宇腦海中可以開放一個存在20小時左右的傳送門。(嗯,經(jīng)過錢老的科普,已經(jīng)把這破門正式命名為傳送門。)之所以是開放20小時左右,主要還是因為對新世界的未知。
探索小隊需要全副武裝進入新世界。
實驗目標有很多。比如需要測試能透過傳送門的物品限制有什么?這個實驗項目需要探索隊隊員攜帶多種物品進入。完成實驗后退出新世界進行統(tǒng)一清點。也就是說,探險隊所有物品都是有統(tǒng)計數(shù)量的。再比如需要對新世界空氣含量分析,以確定是否可以適合人類居住。這也就是說探索小隊進入之初一定攜帶著呼吸系統(tǒng)維生設備。再比如,需要對新世界各情況進行觀察,就必須攜帶一臺高清晰數(shù)控攝影機。
另外為了滿足探測需求,探索隊被要求攜帶一枚縮微版衛(wèi)星,和相應的探測設備,這些裝備非常沉重,但重要性絕對是所有裝備中最重要的。而為了減少負擔,探險隊減少了武器的攜帶。彈藥基數(shù)也只攜帶了一個基數(shù)左右。這也是為什么傳送門需要一直存在的原因。如果情況太過危險,所有人員需第一時間撤退回華國。
由于攜帶物品數(shù)量和很多儀器必須要相應人員操作的問題,原本七加一的探索小隊,被擴增到十二人小組。同時進入的還有醫(yī)療部的醫(yī)生方甜甜;后勤人員丁寶全和劉大力;以及研究部的李榮光教授。
嗯,就是那個通訊專家李榮光教授。他負責建立兩個世界的通訊體系。以及操作縮微版衛(wèi)星觀測。這老頭,別看平時不怎么說話,在研究部居然吵贏所有人,成功拿到第一個去新世界的研究部名額啊。
而莫亞男的七人小隊從僅負責戰(zhàn)斗安全,變成不僅要負責戰(zhàn)斗安全,還要確保所有其他成員,尤其是曾憲宇和李榮光大佬的安全。
臨行前,何璧香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的菜,把曾國凡和曾憲宇叫到家里吃飯,親自囑咐曾憲宇要小心。
都說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曾國凡和何璧香長年忙于工作,本身就疏于對曾憲宇的教導,才讓曾憲宇真的變成了咸魚,可是現(xiàn)在遇到如此重大的事情,甚至很有可能一去不回。作為父母,又有幾個能忍得住呢?!
曾國凡是個純粹的軍人,凡事以國家為重,在得知并確認自己兒子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時,就已經(jīng)開始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真要說自己沒點私心,沒點對自己兒子的愛,那肯定是胡說的,不然,曾國凡為啥毫不避嫌的自薦成為這個副總指揮?
這可不是一個什么好職位。要知道,所謂的新世界確實是很大的機遇,但是,也同樣是一個很大的坑。為啥這樣說呢?因為未知!
未知是一個很恐怖的事情。對于軍隊的來說,未知就意味著失去戰(zhàn)機,失去先機,自古以來,最難打的仗就是遭遇戰(zhàn)。因為在遭遇戰(zhàn)時,你不知道會遇到什么突發(fā)情況,這些突發(fā)情況發(fā)生時,又會引起怎么樣的變化。
更何況,這次的未知,還是全方面的未知。地理未知,天氣未知,敵人未知,可謂是毫無天時地利,這是兵家之大忌啊。
曾國凡呢,原本是一位前途光大的部隊高官,又為人正直清廉,遲早有一天會繼續(xù)往上??涩F(xiàn)在呢?他為了自己的兒子,幾乎等于自毀前程,接了如此一個燙手山芋。
曾國凡其實并沒有后悔,自己能拿下這個副總指揮,確實沒少求當年的老領導,老戰(zhàn)友們幫忙;自己也很明白自己到底將面對什么;那又怎樣呢?只要自己能第一時間知道兒子的消息,幫助兒子解決問題,讓兒子能安全返回,那自己做的這一切就都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