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漢坐在大堂上,一時有些恍惚。常年處于深宮之內(nèi),出來辦差才發(fā)現(xiàn),這差使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辦得天衣無縫的。
????張云漢忽然想起嘉靖朝時,查辦浙江織造衙門的往事,鎮(zhèn)守太監(jiān)府、織造衙門、河道守備衙門幾乎被一掃而空,僅是上品秩的內(nèi)官便被處決了好幾個,雖然此事并不被朝野所知曉,但身為內(nèi)官,每當(dāng)講述起這段往事,總會叫人不寒而栗。
????還有當(dāng)年烜赫一時的魏忠賢倒臺的時候,宮內(nèi)的大清洗,不說是血流成河,那也是一夜之間數(shù)十顆人頭落地的慘事。當(dāng)今圣上的脾氣秉性,張云漢一清二楚,急于求成、刻薄寡恩、喜怒無常,鳳陽的這些個腌臜事情一旦傳到他的耳朵里,內(nèi)官將面臨何等的處罰,想一想,張云漢都是一身的冷汗。
????更何況,昨夜京城飛鴿傳書,竟然送來的是曹化淳的親筆書信。
????誰能想到,一個破敗的鳳陽城,竟然驚動了深宮中的那位皇后娘娘。曹化淳信上提及,嘉定伯周奎面見皇后之后,皇后便在曹化淳面前若有若無的提到了鳳陽的事情,其中竟然還有朱平安的名字,言及這樣的忠臣猛將乃是國之棟梁,審案時千萬要再三復(fù)核、謹(jǐn)慎斟酌,話里話外的意思已然是將朱平安納入到不可追究的人等之中。
????一個小小的武官,居然直達(dá)天聽,這讓張云漢輾轉(zhuǎn)反側(cè)、一夜無眠。
????周皇后與崇禎帝乃是患難夫妻,輔佐崇禎由信王一介藩王順利登上九五之尊。雖然崇禎更為寵愛田貴妃,但對于這位結(jié)發(fā)妻子的敬愛和尊重卻是絲毫未減。
????曹化淳的一封書信,徹底堅定了張云漢速戰(zhàn)速決的決心。什么要將朱平安拉下馬來的打算瞬間煙消云散。笑話,真要這么干的話,恐怕自己的人頭就要先一步落地了。
????滿堂的鳳陽文武眼睛眨也不眨的盯著端坐的張云漢,整個廳堂中靜的連落下一根針都清晰可聞。而張云漢卻想出了神,一時沒有察覺,讓氣氛變得古怪異常。
????“張公公……!”王品小聲提醒了一句。
????張云漢這才回過神來,自嘲般尷尬的笑笑,伸手要拿起驚堂木,卻覺得有千斤之重,用盡力氣拍了一下,苦澀的說出一番話來。
????“經(jīng)查,錦衣衛(wèi)鳳陽千戶所千戶廖永堂與關(guān)外韃虜勾結(jié)、收受賄賂、倒賣軍資,人證物證俱在,責(zé)押赴京城錦衣衛(wèi)親軍衙門受審定罪?!?br/>
????眾人一陣嘩然,沒想到昨日還抓著朱平安念念不忘的張云漢今日卻忽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zhuǎn)變。而被押在堂下、五花大綁的廖永堂則是癱坐在地,口中被塞進了核桃,支支吾吾的淚流滿面,卻說不出一句話。
????張云漢冷冷的看了眾人一眼,“另有鳳陽府舉人張繼祖,率眾沖擊錦衣衛(wèi)衙門,雖然心懷國事、情有可原,但其罪難恕。著即在家閉門思過一年!”
????黃公輔頓時坐不住了,剛要起身反駁,卻被陳子壯一把拽住衣袖,“振璽兄,還爭什么?庚辰年的會試又不曾錯過。繼祖率眾沖擊衙門,總是他的不是,張云漢此舉已然是手下留情。閉門思過一年只是表面文章,繼祖恰好可以在家苦讀應(yīng)試啊!”
????黃公輔仔細(xì)想了想,這才坐回座位。
????講完了話,張云漢長出了一口氣,“本案到此為止,鳳陽文武各司其職,用心辦差吧!”
????……
????廖永堂一案終結(jié),所有人都齊齊松了一口氣。張云漢雖然未達(dá)成目的,但總算遵從曹化淳的吩咐將事情畫上了一個句號,對上對下也算是有了一個交待。因此也輕松下來,接下來,便是應(yīng)對鳳陽官員的各種宴請,其中當(dāng)然少不了各種的好處,所以,張云漢的心情很快便調(diào)整了過來,只有袁敏跑前跑后,依然伺候的耐心細(xì)致。
????黃公輔和陳子壯眼見張繼祖無甚大礙,也決定離開。路振飛設(shè)宴為兩人踐行,朱平安奉師命陪坐,而張善本來也要赴宴,卻因偶感風(fēng)寒臨時未能成行,張繼祖只得單獨前來赴宴。
????黃公輔、陳子壯和張繼祖都是烙印鮮明的東林黨人。天啟年間,東林黨被閹黨剿殺,元氣大傷,崇禎繼位之后,為免一家獨大,對東林黨也是一面打壓、一面壓制,因此東林一系并未恢復(fù)在萬歷和天啟年間的聲勢,反倒是在江南,東林黨在士林和民間倒是影響頗大。
????席間,黃、陳、張三人與路振飛吟詩作賦,倒是相談甚歡,可是苦了在一旁陪坐的朱平安,四人口中的一些古詩詞,尚算能聽懂少許,可之乎者也一出來,完全就是在聽外星語系了,搞得朱平安頭大如斗。
????陳子壯與黃公輔卻是倍感詫異,席間不停旁敲側(cè)擊的詢問路振飛和朱平安究竟是不是師生的名分,路振飛卻總是笑而不答,弄的兩個老家伙也是無可奈何。
????張繼祖也是分外的好奇。要知道,大明朝文武對立是延續(xù)了百年的傳統(tǒng),勛貴是武官的代表,基本上與文官很少打交道,更不要說通婚之類的交往。而仁宗、宣宗之后,文官勢力穩(wěn)步上行,到得正統(tǒng)和景泰年間,土木堡一役,勛貴勢力大損,徹底失去了和文官一較長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