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安的一句話讓黃公輔等人一愣。
????“住口!”路振飛趕忙打斷了朱平安的話語,“振璽公和集聲先生都是當世大儒,哪里輪得到你這黃口小兒在此胡言亂語!”
????朱平安一挺脖子,“先生,學生只是就事論事,以往授課之時,先生還曾說集思廣益,要虛心接納別人的見解,怎么如今卻又出爾反爾!”
????路振飛不氣反笑,“你這孩童……!”
????一直沉默不語的張繼祖卻突然開了口,“見白先生容稟,朱世兄的話未嘗沒有道理!”
????陳子壯和黃公輔捻須互視一眼,同時將目光投向張繼祖和朱平安兩人,看來是對兩人的見解頗有興趣,路振飛也就此閉口,打算聽一聽兩人的分析。
????張繼祖沖著三人施禮完畢,這才說道:“以往學生也是覺得修習經史,以此報效朝廷、造福百姓。但回到鳳陽之后,所見所聞卻與學堂上知曉的道理大相徑庭。別的不說,單說前些日,流賊大軍逼近鳳陽,闔城文武竟然手足無措,要不是見白先生和朱世兄指揮若定,舍命一擊,中都現在如何,猶未可知??!”
????張繼祖嘆口氣,“當時學生毫無辦法,只覺得空有一身抱負和文才,卻無用武之地,眼見著流賊大軍進駐鳳陽城下,卻是無所適從?!?br/>
????朱平安卻是臉上一紅,好在黃公輔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張繼祖的身上,并未注意到他的窘態(tài)。
????前日里為了對付廖永堂,朱平安命陰世綱策動鳳陽府士子鬧事,頭一個目標便選中了這個張繼祖。只因為他是鳳陽府為數不多的舉人,而且還又東林黨人的身份,在士林中影響頗大,況且此人和眾多士子一樣,喜愛縱論國事、指摘朝廷得失,很像后世的所謂憤青一族。
????于是,張繼祖變成了朱平安手中的一把利劍,將錦衣衛(wèi)千戶所搗了個稀巴爛,最后還被勒令在家閉門思過一年。
????現在聽張繼祖所言所行,朱平安倒是發(fā)現,這位張家大少爺倒是個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相比較自己做的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一時間竟然有些慚愧不已。
????“社稷動蕩,我輩已不能僅限于經世之學了!”陳子壯點點頭,竟然對張繼祖所言深有同感?!芭缘牟徽f,單說如今朝中的大員,楊嗣昌、盧象昇、孫傳庭這些人,哪一個不是精通兵事的,但局面依然難以改觀。就像振璽兄,不是也由文轉武,要兼顧湖廣的兵事了嗎?”
????黃公輔苦笑連連,他這也是被趕鴨子上架。兼管兵事談何容易,在湖廣任布政司參議的這些年,相繼平定了湘南和湘西的“瑤亂”,雖然得勝而歸,但發(fā)現的大明軍中的問題卻是讓他觸目驚心。戰(zhàn)力匱乏、將官無能,小小的一個部族叛亂,竟然費勁千辛萬苦打了兩年多才算徹底平定,這樣的軍隊,如何能和日益強悍的流賊以及關外韃虜相抗衡?
????于是,朱平安便適時的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陳子壯開設云淙書院,便可以邀請黃公輔這樣兼通文武的干才前去授課,讓士子們先初步了解兵事,熟悉戰(zhàn)爭,這樣一來,一旦國家有變,即刻便可以上馬統(tǒng)兵御敵,也不會出現南明時期大批士子從軍卻無謂犧牲的悲慘局面了。
????但朱平安的想法卻有些一廂情愿了。
????黃公輔這個由文轉武的官員卻首先表示了懷疑。別的不說,就說士林對于武事的天然抵觸,便是一道很難跨過的鴻溝,如今雖然局勢糜爛,但遠沒有到國破家亡的地步,讓一心只讀圣賢書、削尖了腦袋走科舉獨木橋的士子們學習兵事,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黃公輔的判斷無疑是比較客觀的,這讓朱平安不禁有些灰心。抓起桌上的酒杯,猛灌了一杯,酒氣上頭,熱血上涌,心中不禁悲憤莫名。
????“天災**,我大明可是一樣不缺,長此以往,不出十年,必然亡國滅種,難道諸位士林中人、國之棟梁就眼睜睜的看著我大明江山落入賊手嗎?”
????“平安,不得妄言!”路振飛立刻喝止。
????“先生,平安沒有妄言!”朱平安將酒杯重重的放到桌子上。
????“先說**!”朱平安站起身,將桌面上的杯盤撤到一邊,留下幾個酒杯,蘸著酒水畫出一幅地圖來,“崇禎九年,張獻忠會同亂匪老回回等號稱二十萬進攻荊襄,大敗襄陽總兵秦翼明,之后沿江東下。今年二月,攻克安慶,要不是朝廷下詔左良玉、劉良佐等部截擊,恐怕此時淮揚已經失陷!”
????黃公輔、陳子壯看著桌上簡單卻清晰的地圖,一時間沉默不語。
????“張獻忠攻皖不克,亂匪一陣風的三萬大軍葬身中都城下,張獻忠失去奧援,只得退走廬江。史可法、左良玉等人連敗張獻忠,將其逼進潛江,誰料左良玉竟然擁兵自保,不僅退縮不前,反而總兵劫掠百姓,之后獨自北還,致使大好局面一朝崩潰!”
????“楊嗣昌定下的四正六隅之策,已經開始顯現威力,李自成為洪承疇所敗,已經不得不向四川退卻。張獻忠兵敗潛江,此時也已是喪家之犬,只要各部同心協(xié)力,剿滅這兩大匪患只在朝夕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