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時候,陳遠建設了一間全部由花崗巖打造的超強教室。
后來又在教室前面的院子里修了一塊水泥地,后面的院子則種上了一些矮草。
前院水泥地的一側,有一個四四方方的小石臺,石臺中間插著一根六米高的旗桿,上面掛著一面神獸雞無命圖騰旗幟。
旗桿為什么是六米?
因為陳遠六歲的時候覺醒了記憶,也是那時候獲得了寶鼎。
一切一切的改變都是從六歲開始,不光他變了,整個陳天部也跟著變了。
學校的周圍是一圈半米高的籬笆墻,輕輕松松就能翻越。
它的主要作用是劃定一個界限,其實就是個標志。
逃課?族長親自上課,沒有哪個學生敢逃課吧!
籬笆的正門處,掛著一塊兒匾,匾上面龍飛鳳舞的寫著五個大字:“陳遠小學”。
字兒是陳遠用稻草沾著鍋底灰水寫上的,他的書法水平差的一批,這么一搞純粹是為了裝13。
不過大家伙一不認識字,二不知道什么是書法。
反而都覺得小族長的字寫的太好了,太有神之意境了。
關于學校的名字這事兒,“小學”這個詞兒是陳遠決定的。
但是前綴掛著他的名字,則是幾位長老一致要求的。
他們覺得,這樣才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是偉大的陳遠小族長帶給了孩子們知識與見識。
因為各種族中事務的耽擱,秋收已經結束將近兩個月了。
原本定于十一月一日正式開學的時間一推再推,終于最后確定在了十二月八日。
日子沒什么特殊意義,就是正好趕上了。
正好趁著溫度徹底降下來之前,搞一個開學典禮,之后還能上個二十來天課就可以放年假了。
華夏元年十二月八日,陳遠小學正式開學了。
“咚咚咚~”
“嗚嗚嗚~”
這天早上,人皇鼎內的陳天部舉行了盛大的開學儀式,按照長老們的強烈建議,必須讓所有的族人都來參加。
幸虧學校選址地點比較空曠,不然附近真的站不下五千多名族人。
祭祀用的大鼓和號角被擺在學校旁邊奏響,族人們又開始圍著學校轉圈。
陳遠帶著幾位長老和四十二名孩童,面對旗桿肅然而立。
原本的計算中只有三十幾個適齡兒童,結果接收了云氏之后又多了幾個孩子,都被陳遠接了進來。
“咚咚咚~”
隨著鼓聲和號角聲想起,雞無命從遠處飛了過來,這家伙站在陳遠身邊,看著前面的圖騰旗幟一點點兒的升起。
鼓聲結束,旗幟升到了最高處,外面的族人也停止了轉圈,開始像學校內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陳遠一直在琢磨,敲鼓升旗的路子好像不太對,以后要搞個運動員進行曲什么的奏一下。
升旗手是云瑤,她被認命為“陳遠小學”華夏元年級,一年一班班長兼學習委員。
原來云瑤小姑娘是與陳遠同歲的,不過她比陳遠小一個月。
關于班長和學習委員的認命,并不是因為云瑤是云氏長老。
而是她確實有這個實力,她是全族上下除了陳遠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