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一,例行的朝會日。
三公九卿,乃至十常侍把控的內(nèi)廷、少府諸臣僚,統(tǒng)統(tǒng)其集南宮正殿德陽殿,參加朝議。
確切地說,是“集議”——朝議分兩種,有皇帝親自參加、有君臣奏對的叫“廷議”。只有百官自行議論、最后出結(jié)果到皇帝那備案一下,叫“集議”。
而劉宏近年來已經(jīng)很少參加廷議,今天當然也沒來,大臣們早就習(xí)慣了。
但只要皇帝最后蓋章確認了,臣子就不能指責皇帝“不勤政”。至于這個章是劉宏蓋的還是張讓趙忠?guī)兔ιw的,外臣也不知道。
或許是議題的關(guān)系,最近幾期,十常侍和他們的爪牙都比較收斂,大臣們主張的議題,也都很快通過。
因為如今屬于“賊情擴大期”,朝廷需要討論很多點將平叛、穩(wěn)定局面的人事工作。而十常侍手下的嫡系普遍不如外臣善戰(zhàn),在這種時候一貫要蟄伏。
隨著最終的“集議會議紀要”被圈定、送到內(nèi)宮讓皇帝備案確認,不少朝臣都松了口氣。
不過,理論上他們還不能馬上散去。而要等“會議紀要”送到內(nèi)宮、陛下按流程用璽之后,才算集議正式結(jié)束。所以放松下來的大臣們,也就在德陽殿上竊竊私語。
“子干,看來最近十常侍倒也有所收斂,我等的任命奏請都通過了,總算是大漢之幸吶,他們居然沒有在點將時作梗?!鄙袝嵦c幸地跟同僚盧植小聲耳語。
盧植卻顯得沒那么樂觀,他憂心忡忡地嘆道:“公業(yè),你還是嫩吶——三年前,黃巾賊初起時,他們不也是潛伏爪牙隱忍。
當時我奏請陛下廢除黨錮、任用清流,開始也是一一準奏。可半年后呢?等我與張角相持于廣宗,張讓趙忠是如何派遣左豐等賊欺上瞞下、攬功推過的!若非皇甫嵩挽狂瀾于既倒,當年的后果真是不堪設(shè)想?!?br/> 鄭泰聞言,立刻默不作聲,被當頭潑了一瓢冷水。
他的資歷比盧植短,三年前黃巾賊剛爆發(fā)時,他還不是尚書,所以盧植提起舊事教訓(xùn),他就沒法接話了。
但這并不妨礙他代入盧植描繪的灰暗前景,與盧植一起心情沉重。
十常侍每次都是等官軍和反賊進入相持階段后期、即將展開戰(zhàn)略反攻時,才會活躍起來,下山摘桃子,在定性分功勞的時候多撈一票!
兩人的沉重嘆息,很快引來了其他無所事事的朝臣。
一位九卿服色的高官,湊過來用指點的語氣說:“子干、公業(yè),何必自隳其志,滿朝正直之士,難道不會吸取三年前的教訓(xùn)么?
剛才你們也聽到了,上個月大將軍請陛下頒給羌渠單于的敕命,羌渠單于已經(jīng)回信了,即日將點起南匈奴騎兵南下、月余便可到幽州助戰(zhàn)。這次討伐張純,朝廷使出全力,獅子搏兔,不會給張純長期相持的機會的!咱定能在十常侍搶功之前,便抵定勝局!”
盧植、鄭泰聞言立刻轉(zhuǎn)身,恭敬應(yīng)對。原來說話的人是少府黃琬。
很多人容易把漢朝的“尚書”跟后來隋唐“三省六部制”時期的尚書搞混,以為尚書是非常大的官。
但其實漢朝的尚書,最早只有正六百石,是屬于九卿之一的“少府”名下的屬官。在漢武帝時,少府執(zhí)掌的是內(nèi)廷,其下設(shè)有“六曹”,每個曹各設(shè)尚書。
只是后來內(nèi)廷的權(quán)力漸漸擴大,所以尚書的實際權(quán)力也漸漸擴大,俸祿級別也漸漸升高。再往后,有些三公九卿會掛一個“錄尚書事”的兼職,也就是身上同時有一個外廷官和內(nèi)廷官的身份,這時候當尚書的人才越發(fā)高貴起來。
不過,盧植和鄭泰,都是身上只有一個“尚書”,而非九卿兼“錄尚書事”。
所以盧植的官職并不如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見到少府黃琬還得客客氣氣的。
盧植連忙回答:“但愿如黃公所期?!?br/> 黃琬字子琰,但盧植對他尊敬,并未稱字。
眼看他們聊起軍事,遠處又有幾個知兵的九卿過來一起討論。
分別是執(zhí)掌京師禁衛(wèi)的衛(wèi)尉楊彪,執(zhí)掌鑾輿、馬政的太仆朱儁。
朱儁與楊彪都表達了對南匈奴兵執(zhí)行力的擔憂,所見幾乎與李素當日反駁袁紹的話相同:“朝廷撥付給羌渠單于的錢糧不足,只怕到時候南匈奴騎兵也是虛應(yīng)差事……”
這邊吐槽到錢糧撥款的問題,又牽扯到大司農(nóng)曹嵩不得不插話進來,為自己辯解:“諸公是何言哉!太倉錢糧不足,曹某還能變出錢來不成?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不過他的話顯然被其他九卿鄙視了:你家都囤了一億錢準備買太尉了吧!誰不知道這一億錢就是你當大司農(nóng)貪來的!太倉錢糧空虛你丫就沒責任?!
一番紛紛擾擾的吐槽之后,十常侍之一的趙忠,已經(jīng)拿著一卷旨意,從內(nèi)宮走出。九卿看到趙忠,連忙安靜下來,等他宣布陛下已經(jīng)用璽、朝會結(jié)束。
然而,幾個眼尖的三公九卿,立刻注意到一點異常:
“誒?不對,如果只是宣告陛下已經(jīng)用璽,是不用把集議重新捧出來的,留在宮中存檔不就好了么?趙忠手上拿著一卷文書,難道是另有旨意?還是今天集議的內(nèi)容,有某些點被陛下駁回了?”
原來,如果一切正常通過,往常趙忠或者張讓都是空著手出來的,不會拿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