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找到了辦法,此后二十天,李素當然是親臨一線,督導搶收敵麥的工作、宣傳誘使敵占區(qū)百姓也提前藏糧制作碾轉(zhuǎn)。跟叛軍征糧隊斗智斗勇,盡量少讓敵占區(qū)百姓的糧食被叛軍收走。
其間辛苦和周折肯定是免不了的。最大的麻煩來源于兩個方面。
首先就是宣傳太慢,古代農(nóng)民絕大多數(shù)不識字,你要宣傳怎么造碾轉(zhuǎn)、怎么讓百姓相信用砂鍋烘過的碾轉(zhuǎn)能儲藏兩個月,都得口口相傳、手把手教。
這就極大制約了信息病毒式擴散的速度,最夸張的時候甚至還得讓放回敵占區(qū)當細作的流民們,背一麻袋碾轉(zhuǎn)成品回去,讓敵占區(qū)百姓親口嘗一口,那才最直接,肯讓他們相信。
這又限制了細作的人選,得是在漁陽這邊有親戚掛念的人才能當細作,因為沒牽掛的流民說不定背著糧食就回家了根本不做事。
以至于為了絕收對方幾十萬石麥子,李素自己還先搭進去了好幾百石的免費試嘗品。后來發(fā)現(xiàn)效率太低,李素又調(diào)整了拉攏對象,讓細作們重點說服敵占區(qū)村子里有威望的鄉(xiāng)老、長者,讓這些人試吃,然后讓長者們幫忙宣傳朝廷的好意,才算是以最小代價推行了下去。
宣傳問題解決之后,剩下的就是軍事騷擾——叛軍一開始都沒注意到這事兒,但十幾天后,隨著時間進入八月初,距離正常的幽州麥收割季節(jié)越來越近,敵人也反應過來了。
然后,李素這邊的騎兵要越境偷偷割對面右北平的麥子,難度就大了很多。
這時候,李素不得不把劉備請來,讓他增加點軍事壓力。
小規(guī)模搶糧沖突中,雙方還各有死傷,但劉備和關(guān)羽顯然是占了絕對上風——這種百十人的巡邏隊級別沖突,簡直誰撞上了關(guān)羽誰就是找死。
至于漁陽郡本地的都尉張南,是否會因為劉備全面撈過界而不爽,已經(jīng)無所謂了。
李素跟劉虞匯報了他的計策和需求后,劉虞對此計的前景也是極為看好,大大褒獎了李素,讓他想調(diào)啥就調(diào)啥。
張南那個廢物點心,老是打敗仗抗壓背鍋,早就被劉虞嫌棄了,怎么欺負都沒處告狀。劉虞現(xiàn)在就是文信賴李素,武信賴劉備。
如此堅持了二十多天,到八月底的時候,也就是正常麥子收獲完畢的季節(jié),李素與劉備這對文武黃金搭檔,終于圓滿完成任務——他們至少禍害和轉(zhuǎn)化了右北平甚至遼西境內(nèi)幾十萬石的麥子。
其中搶過來做成碾轉(zhuǎn)補貼己方軍需的,大約有幾萬石。還有二三十萬石是對方百姓自發(fā)小動作從叛軍的征稅搶劫人員指縫里摳回來的。
就算叛軍的征糧人員下到鄉(xiāng)間、發(fā)現(xiàn)了當?shù)匕傩找呀?jīng)提前把麥子做成了碾轉(zhuǎn),他們也沒法收稅了,因為按照收稅流程這些碾轉(zhuǎn)入庫出庫肯定腐爛了。
他們最多也就在百姓那兒吃幾頓飽的,然后拿幾天干糧自己吃,也不會上繳了。
倒是有些比較暴虐的叛軍士兵,征糧任務完不成、被將領壓迫,一時激憤亂殺制作碾轉(zhuǎn)的百姓出氣,甚至把做了碾轉(zhuǎn)的百姓都視為親漢反張的叛逆。
這些后果倒是李素和劉虞不可能提前想到的,他們也沒辦法。但張舉軍為此殺害自己占領區(qū)內(nèi)的百姓,顯然也讓他們的民心更加不穩(wěn)。
好多原先因為多年被漢室橫征暴斂賣官鬻爵欺壓而從賊的百姓,現(xiàn)在看張舉軍殺起百姓來比漢室更加殘暴肆虐,紛紛后悔:還以為改朝換代有好日子過了,結(jié)果來了個更加殘暴的!早知道就不喜迎張舉了!
至少三十幾萬石麥面因此征收不上來,叛軍的糧草立刻陷入了危機預期——之所以要加個“預期”,是因為現(xiàn)在還沒缺糧。
再折騰,也不會剛剛秋收就缺糧的。
但是,寒冬臘月的時候怎么辦?原本可是就指望著今年的小麥收成過冬的呀!
這個陰影,是每一個稍微有點見識的部落高層都想得到的。
……
李素和劉備帶著兩千兵馬、幾萬石搶來的碾轉(zhuǎn)回到薊縣時,因為計策效果卓著,得到了劉虞親自出城迎接的禮遇。
幽州牧以下的其他官員,更是對李素一行不吝溢美之詞。
“李別駕辛苦了,如此曠世之才,還巡視漁陽諸縣、深入右北平,親臨賊兵搶收賊糧斷賊給養(yǎng),真是使君的股肱臂膀、我等為幕僚者皆應以別駕為楷模?!?br/> “韓非曰:禹之王天下也,身執(zhí)耒臿以為民先,股無完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于此矣??磩e駕股脛無毛,一定是這些天累的吧,真是鞠躬盡瘁,忠心天日可鑒。”
說出這些彩虹屁的,甚至不乏正千石的官員,論品秩,他們還比李素高很多呢。
李素都被拍得有些無語了:老子是天生白皙光滑好不好!老子本來就沒有腿毛!又不是跟大禹那樣因為親自治水、勞動強度大才磨沒的!
跟這些家伙客氣了好久之后,一行人總算跟著劉虞進到州牧府,劉虞還親自為李素和劉備這次的立功設宴接風。
菜色倒是挺樸素的,畢竟大災之年,不能過分。禮遇卻是給足了。
看得出來,劉虞對于李素的計策能成功,簡直是意外之喜——本來么,“破壞敵軍軍糧征收、改善敵我續(xù)航力對比”這種事兒,劉虞也沒指望李素做出多大成績來,哪怕只是煽風點火虛張聲勢,沒有實際收益只是降低敵軍對軍糧續(xù)航力的信心,也已經(jīng)算成功了。
誰知道李素輕輕松松還能真削弱敵軍幾十萬石糧食。
這可不比官渡之戰(zhàn)劫一次烏巢功勞小??!無非李素是殺人不見血,劫糧于無形,看上去不顯山不露水。
酒席結(jié)束后,劉虞吩咐其他人統(tǒng)統(tǒng)退下散去,他只留李素和劉備這些心腹說事兒:
“伯雅,你此番功勞不小,我定當重賞。不過,這事兒效果雖佳,但不好表現(xiàn),也不好直接升你官職。我看前幾日,蔡伯稭也到中山了,你與他聯(lián)署的那份《駁災異論》也已經(jīng)刻印成書。
不如等這些書傳抵京師,我也再秘表陛下、澄清說胡人此前因張舉逆檄煽惑而鼓噪妄進之舉已經(jīng)平息。到時候,陛下見我們壓制住了張舉稱帝的不良影響,說不定會有所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