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宋慈說出蘇秀績的真正目標可能是宋慈之時,楊璟才突然驚覺,這個老人曾經(jīng)叱咤一時,雖然自己總將他當成法醫(yī)老祖宗來尊敬,但這種尊敬只是印象之中的敬意,而非對宋慈真正能力的尊敬。
確切來說,楊璟尊敬的那個宋慈,是史書上的宋慈,而非眼睛這個暮虎一般的老人!
中華民族對長者的尊敬是由來已久的,也正因此才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說法,老人是寶,他們的閱歷,他們的經(jīng)驗,他們的智慧,是整個社會的財富,所以中華民族對耆老從來都充滿敬意。
人都覺得中醫(yī)還是老的好,同樣的,在官場之上,越是高層的官職,任職者往往年齡越大,除了仕途晉升所需要的時間之外,更多的考量因素是因為越年老越穩(wěn)重越睿智。
年輕人是江河海洋的浪潮,推動著時代的發(fā)展,但老年人卻是堅韌不屈的泰山,是穩(wěn)固江山的泰山和擎天柱。
宋慈已經(jīng)六十出頭,在人生七十古來稀,平均年齡只有四五十歲的古代來說,宋慈確實算得上高齡,但六十歲卻又是拜相的黃金年齡,宋慈在官場上享有盛譽,已經(jīng)擁有拜相的資本,但卻在這個時候致仕養(yǎng)老,這其中的原因是楊璟不得而知的。
直到宋慈如今說出口,楊璟才醒悟過來,這個致仕養(yǎng)老的老人,或許也曾經(jīng)身處風口浪尖,也曾經(jīng)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中選邊站,也曾經(jīng)歷過各種各樣的朝堂爭斗。
他終于明白為何宋慈會參與沉船案的調查,為何對挖掘出來的舞弊案沉默不語,大半輩子剛正不阿的他,為何面對遲遲沒有下來的判決,沒有任何表態(tài)。
這起連環(huán)兇殺案起初并沒有引起宋慈的關注,直到將江陵通判杜可豐牽扯進來,宋慈才答應帶楊璟來江陵查案,楊璟此時想起來,才覺得或許宋慈來江陵,并沒有他表現(xiàn)的那般無所謂。
他的內心其實有很多問題,但面對宋慈,他卻又不知該從何問起,因為對于官場的爭斗,楊璟實在一無所知。
宋慈察覺到了楊璟的窘迫,他緩緩坐了下來,看了看杜可豐大腿上仍舊青黑的傷口,又看了看桌面上那柄手術刀,稍稍沉思,似乎已經(jīng)知道事情的過程。
他朝楊璟笑了笑道:“你還是太著急了,這可不像你的行事風格啊...”
楊璟又想起自己差點犯蠢害死杜可豐的事情,不由苦笑道:“閣老您可別提了,晚輩哪來什么行事風格,單憑心中一腔任氣罷了...”
宋慈點了點頭道:“嗯,不錯,有自知之明是好事,但也不可妄自菲薄,這個任氣很不錯,但任氣并非隨心而為,而需要量力而為,揚長避短?!?br/>
“從這個事情來講,玩弄陰謀詭計并非你的長項,可蘇秀績卻是玩弄陰謀的老手,你這是以短擊長,你的長處是什么?是破案!玩弄心計的事情,就交給我這個老不死就好,你還是發(fā)揚你的長處,專心找證據(jù)吧。”
“只要找到了證據(jù),咱們才有底氣扳倒他,只要扳倒蘇秀績,打散湖南的密探網(wǎng)絡,咱們才能跟背后那一位叫一叫板...”
楊璟默默地聽著,雖然一頭霧水,但也聽出了一些端倪,似乎宋慈對幕后黑手早已有了嫌疑人選。
而這個幕后黑手極有可能與沉船案有關,甚至因為幕后黑手的存在,沉船案才遲遲無法塵埃落定!
眼下楊璟還無法確定連環(huán)殺手是誰,按說杜可豐的嫌疑最大,但經(jīng)過催眠之后,杜可豐就像通過了測謊一般,供述自己只是負責處理尸體的人。
既然杜可豐是幫忙處理尸體的人,也就是說,蛇神廟舊址的白骨,巴陵城樓夾墻里的女尸,甚至修建到一半的王府地底的尸骸,都是杜可豐幫著埋葬的。
那么也可以斷定,杜可豐肯定知道連環(huán)殺手是誰!
但如今杜可豐余毒未消,想讓他說出連環(huán)殺手是誰,暫時還無法做到,楊璟卻又面臨眼前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保護好杜可豐。
因為通過推斷,那個連環(huán)殺手,極有可能就是蘇秀績!起碼在沒有發(fā)現(xiàn)新線索和新證據(jù)之前,蘇秀績就是嫌疑最大的那一個!
殺杜可豐滅口,就是他的動機,而且楊璟從關注蘇秀績開始,就注意到了一個細節(jié),只是這個細節(jié)需要驗證,如今想要與蘇秀績對質并不太可能,與這個密探頭子正面對抗更是自尋死路。
但并非只能通過蘇秀績來驗證,眼前的這個老人,曾經(jīng)掌控著整個大宋刑獄和公正的宋慈,就是最好的人選。
而面對宋慈,楊璟只問了一句:“閣老,蘇秀績是個閹人?”
宋慈微微閉著的雙眼陡然一亮,但很快又平靜了下來,輕嘆一聲道:“你的長處果然還是破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不服老不行了啊...”
宋慈雖然沒有正面回答,但楊璟已經(jīng)知道答案,自己的推斷并沒有錯,蘇秀績果然是個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