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和李恪并列站在一起,他沒有因為長孫無忌的痛斥有所收斂,而是繼續(xù)低聲的對李恪道:“不知道父皇召所有七品以上凡是在京城的文武大臣來太極殿朝會,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大事情?”
顯然李泰這是明知故問,最近群臣力諫太宗立儲,在這個時候讓所有七品以上凡是在京城的文武大臣來太極殿朝會本身就不言而喻。只要對政治稍微有些敏感的都知道宣布立儲之事,李泰不可能不知道。再說支持李泰入主東宮的人也有不少,李泰不可能什么都不聞不問。所以,李恪虛偽的迎合著李泰道:“愚兄也不太清楚,四弟若是知道不妨告訴愚兄,好讓愚兄有所準備,不至于被父皇問起來的無言對答?!?br/> “好像是關于冊立太子一事,具體的我也不知道,三哥對此有何看法?”李泰見李恪裝作什么都不知道,又適時的拋出了另一個心中的問題。
李恪表情的很驚訝:“原來是這事?愚兄整天舞槍練劍,不甚清楚。至于對此事的看法,一切遵從父皇的旨意?!?br/> 李泰見在李恪身上問不出什么,就不再言語。轉(zhuǎn)而低頭沉思,李恪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這時,尚書右仆射封德彝和尚書左仆射蕭瑀兩人才姍姍而來。封德彝看到早朝的隊伍殘差不齊,不時還有三三兩兩的人相互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人未到,聲音已經(jīng)傳入了每個人的耳中,他吼斥道:“此等莊嚴之地,爾等還不按部就班等待覲見皇上,豈能竊竊私語,有失體統(tǒng)?!?br/> 話音一落,眾人攝于他的威嚴,趕緊按照官職大小依次排的整整齊齊。封德彝和蕭瑀經(jīng)過眾人身邊時,大家都拱手行禮。
封德彝和蕭瑀作為中書省的宰相排在文臣第一位,身后分別是房玄齡和侍中高士廉,再后面分別是兵部尚書杜如晦、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等人。李恪和李泰并列排在文臣中間的位置,李承乾在李恪飛正前方位置,他們這些王公子弟都在各部尚書之后。武將因為李靖、李績、柴紹等人出征在外,或者鎮(zhèn)守要塞故以秦瓊和段志玄帶頭,他們身后是尉遲敬德,長孫順德和侯君集等人。
卯時剛到,李恪就見太極殿的宮門打開,里面走出一個內(nèi)侍,站在臺階前朝著眾人喊道:“皇上早朝,列為臣工入殿覲見!”
李恪跟著一班子文武大臣走進太極殿,上下打量著這座大唐貞觀年間的權(quán)力中心,心中感慨萬千。貞觀年間,李世民和大臣們都在各自的府衙辦理公務,大臣們遇到解決不了問題需要請示皇帝的時候,往往會去皇帝的內(nèi)殿如兩儀殿或者甘泉宮的御書房。每逢朔(初一)望(十五)皇帝才會在太極殿會見群臣,視朝聽政。也有例外的時候,譬如冊立太子,邊關戰(zhàn)事等的大事在大臣們討論不出結(jié)果的時候,李世民也會召集群臣在太極殿視聽朝政。而這也是他第一次參加如此甚大的朝會,心里不免有些緊張,又有些好奇。
李世民不愧是馬上皇帝,身著明黃九爪龍袍,頭戴翼善冠在王德和幾個侍衛(wèi)的護衛(wèi)下來了太極殿。群臣在李世民坐到象征著權(quán)力和地位的龍椅上時齊聲跪拜高呼萬歲。
李世民讓群人起身后開門見山說道:“自數(shù)月前朕登基以來,有人就開始上書諫議朕早立皇儲,說以免夜長夢多被奸人利用,搞得皇子們明爭暗斗禍起蕭墻?!崩钍烂裾f完之后停頓了片刻,看了看底下的一眾大臣,繼續(xù)道:“朕思來想去覺得立儲之事還是早做頂多為好。所以,就和三省六部主事一起討論了關于太子的人選。”李世民說到這里明顯的看了掃了一眼李承乾、李恪和李泰。
“但是,大家都各抒己見,對于冊立誰為太子始終不能統(tǒng)一意見。朕思量數(shù)日,最終采納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的諫議冊封太子?!闭f完看了一眼李承乾和李恪,便對王德道:“宣旨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