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時,彎彎的月牙,像一把劍,劈開了沉沉的夜幕,淡淡的潔白的月光從窗外映進李恪的書房,朦朧光線下,依稀可見室內(nèi)裝飾極為奢華。正中一排楠木雕花的書架上擺滿了經(jīng)史子集,名家經(jīng)典,在最為醒目的地方放著《尉繚子》、《吳子》、《六韜》、《武經(jīng)總要》等兵書。李恪將手中看了一半的《孫子兵法》放在桌上,走到窗前看著夜空的點點繁星回憶著早朝的場景,記憶是有味道的話,在他的感覺里,早朝的場景,像酒的香,甜而熱烈辣而寂寞。李世民立李承乾為太子這個鐵一般的事實,讓李恪在為自己被封漢王高興的同時,隱隱感覺到有那么一點遺憾,和一點憂慮。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李恪感嘆道,搖搖頭。因為連日來的學武練劍,學習兵法韜略,李恪已經(jīng)習慣緊張而又忙碌的生活。晚上,他沒有像往常那樣練習運氣之法,師傅劉溫也沒有出現(xiàn)在他的書房。因為有比練劍還重要的事情在等待著他參加,確切的說,這件事對李承乾的意義更加重大。李承乾被冊立太子,李世民特意下旨在太極殿設宴,與民同樂,所有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大臣都能出席。自從李世民登基以來,還是第一次舉行如此盛大的宴會,因此,李世民格外重視。在他登基之后戰(zhàn)亂被平息,突厥被安撫,他也想借此隆重的宴會撫慰一下群臣的心。
想到宴會,李恪心情微微有些激動,怎么說他還是小孩子天性,對于沒經(jīng)歷過的事情,總是帶著一份好奇與期待。夜晚的月光見縫插針似的,從大紅絲絨窗簾縫隙中透進來,照著桌上的彩色琉璃飾件,反襯出點點絢麗的光芒。李恪看著,出了一會神,想到時間不早了,就喚蘭兒和宮女服侍他穿衣。梳洗時,李恪特意把自己打扮一番,從今天起,他就是大唐的漢王,他要做一個受人尊敬和喜歡的漢王。
宴會在太極宮大殿舉行,金頂、紅門,古色古香的格調(diào),使人對太極宮油然而生莊重之感,四周雕欄畫棟,檐牙高啄,紅墻黃瓦,金碧輝煌,從哪個角度看,都呈現(xiàn)著一派恢宏氣勢。殿內(nèi)桌椅早已排好,文官武將無不盛裝赴宴,按照官職大小,一一就坐。大殿靠北的地方,高出一塊寬闊的席臺,席臺上安放著五章桌椅,分別為李世民、長孫皇后、燕妃、楊妃和陰妃準備的,然后依次是太子李承乾和李恪等宗室王族親貴子弟們。李恪和李泰等幾位皇子坐在一桌,和昨天一樣,李泰看到李承乾時,臉色依舊掩飾不住憤懣。李恪看在眼里,卻不動聲色,微笑著和大家行李打招呼。
臺階下左邊最前沿是封德彝和蕭瑀的席位,高士廉和長孫無忌一起坐在臺階右邊的位置。出乎李恪的意料,早上剛被冊封太子,宴會的時候李世民已經(jīng)為李承乾配備的東宮宮臣孔穎達、令狐德棻、于志寧、張玄素、趙弘智、王仁表、崔知機等人。此時,他們早已圍在李承乾身邊,一臉恭敬的不知道在說些什么。李恪想,這可能是長孫無忌的主意吧,他肯定李承乾會被冊封為天子,所以,早就準備好了這些人,只等太子冊封就把他們派遣到李承乾身邊。而能出現(xiàn)在今晚的宴會上,也是他給李承乾籠絡這些人的手段,讓他們參加如此隆重的宴會,從而對李承乾產(chǎn)生感激之情,這樣就更能為李承乾所用了。想到這里,李恪確實有點佩服長孫無忌,他做任何事情都是滴水不漏,總是把事情想的很遠遠。
晚宴開始,李恪收回心神。因為是宴會吃飯,氣氛自然比上朝議政時松弛許多,大臣們也忍不住三三兩兩的說笑一下,就連太監(jiān)和宮女,也滿臉的笑容,襯托著高高掛起的大紅宮燈,整個皇宮都沉浸在一片舉國歡慶歌舞升平的繁華景象之中。這時,“陛下到!”王德一聲高昂的喊話,讓殿內(nèi)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停止了交談。目光不約而同轉(zhuǎn)向大殿門口,李世民走進了大殿,面帶笑意,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登上席臺,身后跟著長孫皇后、燕妃、楊妃和陰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