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8年,四月廿三,東海堡禮堂。
高正簡單把近期的安全部活動一介紹,就直身站住,等待股東們的質(zhì)詢。
“咳,”坐在第一排的孔嘉誼站了起來,把手上的筆記本翻到后邊某一頁,開始發(fā)難了?!案卟块L,我們先從簡單的開始。安全部申請給獅吼炮配套的炮車重達215公斤,這都接近炮重了,真的有必要嗎?其實從虎威炮的時候我就想質(zhì)疑了,海軍用的炮車不過四五十公斤,你們陸軍卻要二百多公斤,這不是浪費材料?”
高正一副無奈的表情,看著孔嘉誼,回答說:“孔財委,陸上和海上情況是不一樣的。船上全是平整的木地板,移動起來很容易,而且炮位上有阻攔索和斜坡卸去后坐力,所以船用炮車只要有輪子會動就行了,自然可以做得很輕。非得算的話,你得把整條船的重量都分攤到每門炮上啊。”
臺下有人“撲哧”笑出來,孔嘉誼臉上仍然一本正經(jīng),不以為意的樣子。
高正又接著說:“而陸上情況就復(fù)雜了。為了通過崎嶇的路面,炮車車輪必須做得很大才行。同時為了承受后坐力、保持穩(wěn)定性,還有增加可靠性,車架必須做得粗大厚重才行。兩方面加起來,陸軍炮車自然就沉重?zé)o比了。這215公斤還是采用了不少硬木部件的結(jié)果,否則真要超過炮重了?!?br/> 這個理由很有說服力,聽眾紛紛表示贊同起來。
孔嘉誼翻過一頁,又接著問:“這一點就算了,但是一門不過265公斤的獅吼炮,你們足足配了七名炮兵來操作,還配了四匹馬,這是不是太浪費了點?海軍一個炮組不過三人,照樣玩得轉(zhuǎn)啊?!?br/> 這海軍是別人家的孩子嗎?高正腹誹著,不過嘴上還是老實回答:“如果單純把炮彈射出去,那三個人確實夠了,甚至如果不嫌慢,一個人操作都可以。但炮兵不是火炮測試員,是要上戰(zhàn)場的啊。
剛才說過,獅吼炮自重265公斤,炮車215公斤,總共就近半噸了,還有配套的彈藥工具車,又得至少三四百公斤。這樣的重量,如果想跟上步兵的行軍速度,至少要配兩匹馬或者騾子拉車才行,還只能在鋪裝道路上拉,如果考慮到野戰(zhàn)時的惡劣地形,至少得四匹才行。這已經(jīng)很保守了,拿破侖時期,一門四磅炮可是配6-8匹馬的。
單單伺候這四匹馬,就要至少兩個人,更別說還要開炮了。我們給一門炮配七個人,已經(jīng)考慮到一人多能了。戰(zhàn)時,一人看住四匹馬,三人負責(zé)開炮,兩人負責(zé)搬運彈藥和打雜,還有一名炮長負責(zé)指揮、觀察戰(zhàn)場和調(diào)節(jié)射擊參數(shù),分工很合理不是嗎?這樣能大大提升射速,實際火力并不比兩個三人炮組低多少。而且真實的戰(zhàn)場上,必須考慮到減員問題。七人炮組,即使死了四個,也能繼續(xù)開炮,彈性比三人炮組強多了。
我們的條件跟海軍是沒法比的,海軍有一整條船來運輸物資,還可以躲在船板后面,自然三人就夠了,但這是不能打真正的硬仗的?!?br/> “咳咳,”海洋部長張船長有些尷尬,不過他還是決定支持一下高正,要不然財政部砍完陸軍就該砍海軍了,“說得沒錯,軍事上很多問題不能想當(dāng)然的?!?br/> 臺下眾人也表示贊同,孔嘉誼的質(zhì)疑沒什么效果,把筆記本合上,又繼續(xù)說:“謝謝,高部長,你的解答很充分,財政部的問題結(jié)束了。接下來,請你談一談安全部對義勇隊的編制和規(guī)劃吧?!?br/> 高正松了一口氣,拿出幾張紙,一邊看著一邊說:“目前義勇隊不計股東共197人。其中包括四個步兵排,每排滿編四十人,實有157人;一個騎兵排,滿編二十人,實有20人;兩個炮兵排,預(yù)計每排十五人,實有20人。
對于步兵,我們現(xiàn)在同時訓(xùn)練長矛和火槍使用技術(shù)。對步兵的運用,我們現(xiàn)在有兩個方案,一是全部裝備帶刺刀的20mm蝦蛄槍,二是長矛和25mm牛丸槍搭配。目前這兩個方案還在測試,一時無法說誰優(yōu)誰劣,也許要到戰(zhàn)場上檢測才行。我們計劃把這四個排編成兩個連,分別實踐兩個方案。
對于騎兵和炮兵,我們計劃把他們編在一起,成為一個騎炮連。這不是異想天開,實際上這兩個兵種是聯(lián)系很緊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