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起于飄萍之末
第三通鼓堪堪響起,盧象升全身鎧甲,頭戴白網(wǎng)巾,從主帳走到帥案后坐下。
見面三次,秦浩明還是第一次看見盧象升作武將打扮,心里暗自贊嘆,果然不愧大明第一文人將領稱號。
一身鎖子甲外形美觀,穿著貼身,愈發(fā)顯出他儒將本色。
至于頭戴白網(wǎng)巾,秦浩明知道盧象升還是在服父喪之故。
他尚屬首次看見大明武將高級鎧甲,相對于其他普通將領的皮甲,鎖子甲其防護性更強,且透氣性好。
而且比板金甲要輕便靈活,鎖子甲的重量不超過15公斤,還可按需要配合其他鎧甲使用,以增加防護范圍和強度,還有修補方便、綜合防護能力強等優(yōu)點。
但是由于其制作復雜,要量身定做,成本高昂。
只是作為武官鎧甲和親軍甲胄,在基層將領中普及率不高。
盧象升看見眾將都已經(jīng)來齊,滿意的點點頭,老調(diào)重彈說了一些當下的局勢,勉勵眾將奮勇殺敵莫負皇恩等等。
隨即拿出桌上的令箭徑自大聲說道:“大同總兵虎大威聽令!”
“末將聽令!”
甲胄在身,虎大威雙手抱拳膝蓋微屈算是行了軍禮。
“命你部負責趙縣城防,所需人手器械可要求趙縣林知縣全力配合。”
“遵令!”
“大名府守備戚綱聽令!”
“末將聽令!”
“命你部負責肅清趙縣附近韃子斥候,偵查軍情?!?br/> “遵令!”
“天雄軍游擊張松榮聽令!”
“末將聽令!”
“你負責通知天雄軍將士歸建,違令者斬!”
……
盧象升胸有成竹發(fā)號施令,眾將一一遵命,明顯是早有謀劃,現(xiàn)在只不過是按方抓藥而已。
“楊總兵和秦秀才留下,其他人按令行事!”
“遵令!”
眾將轟聲如雷,氣貫云霄。
秦浩明站在隊尾,目睹這一切,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
通過自己的努力,事情總算邁出積極有利的一面,不管此戰(zhàn)結果如何,他相信一定會有所改變。
“楊總兵,宣府鎮(zhèn)歷來被稱為九邊之首,其中防御部署最為嚴密,軍中器械頗多。
趙縣情況你也知道,原本不過河北內(nèi)地一個小城,比之任何城池都頗有不如。
奈何風云際會之下,不得已要據(jù)此城而守。
防御部署需要地利和器械,地利尚且可以依靠人力,可軍用器械卻是無能為力,可否……”
楊國柱是宣府總兵,從二品掛鎮(zhèn)朔將軍印。
盧象升雖說是他的上司,總督宣府大同山西等處軍務兼理糧餉,可是抽調(diào)防御物資,還是要跟楊國柱商量才行。
不要看虎大威、王樸和楊國柱同為九邊總兵,可是楊國柱的官階品軼是高于他們二人的。
宣府鎮(zhèn)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
特別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宣府鎮(zhèn)更是保衛(wèi)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和大同府為京師西北屏障。
宣府鎮(zhèn)的職務設置級別較高。宣府鎮(zhèn)設鎮(zhèn)守宣府總兵官一人,駐宣府鎮(zhèn)城,并且總兵官掛印稱將軍。